被散养狗抓破皮后,必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 若条件允许,建议配合专业消毒处理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尤其是散养犬的疫苗接种情况不明时更需谨慎。
-
清水冲洗的核心作用:流动清水能物理冲刷掉伤口表面的唾液、污垢及部分病毒,配合肥皂水(弱碱性)可破坏狂犬病毒脂质包膜,显著降低病毒载量。冲洗时需用力挤压伤口周围促进污染血液排出,避免简单擦拭。
-
后续处理要点:冲洗后应使用碘伏等无刺激性消毒剂二次处理,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延缓愈合。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立即就医判断是否需要缝合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
狂犬病预防优先级:散养犬的疫苗接种状态通常未知,即使伤口轻微也需按二级暴露处置,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临床数据显示,规范冲洗可使狂犬病发病率降低50%以上。
-
特殊注意事项:儿童、孕妇等群体被咬伤后需更严格冲洗(建议延长至20分钟),并优先选择专业医疗机构处理。冲洗后暂时用干净敷料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民间偏方如烟灰、草药等污染创面。
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是阻断狂犬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切勿因伤口表浅而忽视冲洗步骤。若出现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或犬只后续死亡,需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