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抓破皮后必须去医院! 即使伤口轻微,狂犬病致死率高达100%,且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关键处理步骤包括: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伤口、48小时内接种疫苗(越早越好),头面部受伤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破皮即属二级暴露,疫苗不可省
皮肤屏障被破坏后,狂犬病毒可能通过唾液侵入。无论出血与否,散养狗未全程接种疫苗或免疫史不明时,必须按规范接种疫苗。清洗后仅消毒无法杀灭病毒,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 -
紧急处理三步法
- 冲洗:用浓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深层伤口需灌注清洗;
- 消毒:碘伏或酒精擦拭,但不可替代疫苗;
- 就医:急诊科或犬伤门诊优先,告知医生动物来源及伤口细节。
-
特殊情形升级处理
头颈、手指等神经密集部位受伤,或免疫力低下者(孕妇、老人),需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流浪狗咬伤按最高风险处理,即使延迟数日也应补种疫苗。 -
误区澄清
- “狗健康就安全”:潜伏期动物无症状仍具传染性;
-“小伤不用管”:破皮感染风险与出血无必然关联;
-“超24小时无效”:未发病前接种均有效,首针剂量可加倍。
- “狗健康就安全”:潜伏期动物无症状仍具传染性;
提示:记录狗的特征与伤人时间,完成疫苗全程接种(4针或5针)。日常避免接触散养动物,被咬后保持伤口开放并监测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