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到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用碘伏消毒,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量大,需尽快就医缝合,同时评估是否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的分点说明:
-
伤口紧急处理
-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持续15分钟以上,减少病毒残留。
- 避免用力挤压伤口,防止病毒扩散。
-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暂时包扎。
-
疫苗接种与医疗干预
- 即使伤口轻微,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针狂犬疫苗(全程通常需5针)。
- 三级暴露(破皮出血或黏膜接触)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若狗无法追踪或确认免疫状态,一律按高风险处理。
-
后续观察与记录
- 记录咬人狗的特征及出没地点,上报当地疾控部门。
- 接种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注意是否出现红肿发热等不良反应。
- 10日内观察咬人狗是否存活,若狗死亡需立即补加强针。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伤口小或狗“看似健康”而延误治疗。建议联系社区管理散养犬只问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