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挠伤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7-10天,重点关注红肿、渗液、发热或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若出现持续出血、化脓或发烧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同时需确认犬只疫苗接种情况以评估狂犬病风险。
-
关键观察期
伤口初期(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红肿,属于正常炎症反应。但若3天后出现黄色分泌物、皮肤发紫或肿胀扩散,提示细菌感染。特殊部位如面部或关节处需延长观察至14天。 -
感染风险信号
- 疼痛感随时间增强而非减轻
- 伤口周围出现放射状红色条纹(淋巴管炎征兆)
- 体温超过38℃或伴随寒战
-
狂犬病预防要点
即使家养犬接种过疫苗,若其10天内出现异常行为或死亡,需立即补打狂犬疫苗。浅层挠伤同样存在病毒经神经感染的可能。 -
伤口护理优先级
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过紧。深于0.5厘米的伤口或伤及肌腱需专业清创,破伤风免疫超过5年者建议加强接种。
日常接触中,修剪宠物指甲能降低划伤概率。若观察期内伤口结痂后无异常,通常可解除警报,但深层组织损伤可能延迟显现症状,建议最终由医生判断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