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破一点皮,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狂犬病风险。关键步骤包括:彻底冲洗消毒、判断免疫史、及时就医评估,即使伤口轻微也不能掉以轻心。
-
紧急伤口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犬只唾液。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覆盖伤口,保持开放状态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若出血可轻压止血。 -
狂犬病暴露分级
破皮属于二级暴露(无出血)或三级暴露(渗血),需根据犬只疫苗接种史决定后续措施:若犬只接种过疫苗且健康,可观察10日;若犬只未免疫或无法追踪,需立即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风险排查
检查自身破伤风疫苗接种记录,超过5年未加强或伤口污染严重者,需在24小时内补打破伤风针。尤其铁器致伤或泥土污染的伤口风险更高。 -
感染迹象监测
72小时内密切观察伤口是否红肿热痛、渗液或发热。家养犬口腔细菌(如巴斯德菌)可能引发蜂窝组织炎,出现感染症状需口服抗生素治疗。 -
犬只管理跟进
要求饲主提供犬只狂犬疫苗证明,并隔离观察10天。若犬只出现异常死亡,需立即上报疾控部门检测,同时伤者需补足剩余疫苗疗程。
即使家养犬看似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仍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传播。所有哺乳动物咬伤均应视为潜在风险,完成规范处置才能彻底杜绝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