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后皮肤发红但未破皮,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消毒,同时观察犬只健康状况10天。若出现红肿、疼痛或犬只异常死亡,需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
-
紧急处理: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患处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残留。冲洗后涂抹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保持暴露状态。若局部肿胀可冰敷缓解,但需隔一层毛巾防冻伤。
-
暴露等级判定:根据WHO标准,无破皮的皮肤发红属于Ⅱ级暴露,必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仍建议咨询医生评估风险,因狂犬病毒可能通过唾液微量渗透。
-
后续观察要点:
- 犬只监测:10天内确认咬人犬是否出现厌食、狂躁等异常,若死亡需立即上报疾控中心。
- 伤口变化:48小时内若发红扩散、出现跳痛或发热,提示可能感染喉巴斯德氏菌等宠物口腔常见菌,需抗生素治疗。
-
特殊人群处理:孕妇、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被咬后,即使轻微红肿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避免使用酒精消毒(改用生理盐水冲洗)。
-
误区澄清:
- "家养犬安全"是常见错误认知,约5%的健康犬携带可致病菌群。
- "未出血不用打疫苗"可能延误治疗,狂犬病毒可通过微小皮肤损伤侵入。
总结:皮肤发红的犬咬伤不可轻视,按"冲洗-消毒-观察"三步处理,并结合犬只健康状况及时就医。保留咬人犬的免疫记录供医生参考,日常避免与宠物过度亲密接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