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了但没有明显伤口时,关键处理步骤包括: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观察皮肤是否有细微破损或红肿、根据犬只疫苗接种情况决定是否就医。即使表皮完整,唾液中的病原体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裂痕侵入,需科学应对。
分步自救指南
-
彻底清洁暴露区域
使用流动清水配合碱性肥皂(如硫磺皂)反复揉搓,重点清除犬只唾液残留。若接触部位为眼睛或口腔,改用生理盐水冲洗。 -
检查隐匿性损伤
在充足光线下用放大镜观察皮肤,关注针尖状红点或划痕。用75%酒精棉片擦拭疑似部位,如有刺痛感提示存在微观破损。 -
风险等级评估
- 低风险:犬只接种有效狂犬疫苗且10日内健康
- 高风险:犬只未免疫/状态异常/接触部位为黏膜
-
24小时应急策略
高风险暴露者需在72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即使超过24小时仍建议补种。同时用碘伏消毒液涂抹接触区域,每日3次持续3天。
特别提示:狂犬病毒在干燥环境中2小时内失活,但湿润唾液存活时间延长。若衣物沾染唾液,需用60℃以上热水浸泡洗涤。观察犬只10日内若出现流涎、恐水等症状,立即上报疾控中心。
预防永远优于补救——与宠物互动后养成洗手习惯,定期为犬只加强免疫,可降低99%的暴露风险。任何不确定的动物接触都建议咨询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