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破皮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急救法,并根据伤口严重程度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存在感染风险,需彻底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预防。
-
伤口紧急处理: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挤压伤口排出血污,但禁止用嘴吸吮。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伤口暴露,避免缝合或覆盖不透气敷料。较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确保彻底清洁。
-
医疗评估与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方案——轻微破皮(Ⅱ级)需接种狂犬疫苗;贯穿伤或黏膜污染(Ⅲ级)需加注免疫球蛋白。疫苗需按“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或“4针法”(当天2针、第7、21天)完成全程接种,延迟接种仍有效但不可中断。
-
感染风险防控:家养犬口腔携带多种病菌(如喉巴斯德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软组织感染甚至败血症。若伤口红肿流脓或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警惕。
-
宠物观察与记录:即使处理后,仍需监测咬人犬10天内是否异常死亡。保留宠物疫苗记录,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以辅助医生判断。
提示:高温季节宠物易躁动,咬伤风险增加。切勿因伤口小忽视处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破伤风同样致命。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应优先就医,确保双重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