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挠伤后,若皮肤破损或出血,必须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及相关免疫制剂。关键判断依据包括伤口深度、犬只免疫状态以及暴露后处理及时性,忽视可能引发严重感染甚至致命风险。
-
判断伤势严重程度
中型犬爪部可能携带病菌或病毒(如狂犬病毒),需第一时间检查皮肤损伤情况:- 表皮划痕无出血: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酒精/碘伏消毒,观察犬只10日内健康状况;
- 渗血或深层抓伤:病毒侵入风险高,无论犬只是否接种疫苗,均需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时加注免疫球蛋白。
-
必须接种的四种情况
- 犬只未接种疫苗或免疫状态不明;
- 伤口位于头面部、颈部等神经密集区;
- 伤者有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 流浪犬或异常行为犬(如流涎、攻击性强)造成的伤口。
-
正确处理流程
- 即时清洗:流动水+20%肥皂液交替冲洗15分钟,深层伤口用注射器加压冲洗;
- 消毒抑菌:双氧水、聚维酮碘等避免厌氧菌感染;
- 分级处置:Ⅱ级暴露(无出血表皮伤)接种疫苗,Ⅲ级暴露(出血/黏膜接触)加注免疫球蛋白。
-
常见误区纠正
- “家养犬很安全”:即使宠物犬接种疫苗,仍有约3%的抗体失效概率;
- “伤口小不用打针”:狂犬病毒可通过微量神经组织侵入,0.5mm深度即具传播条件;
- “超过24小时无效”:疫苗在潜伏期内(通常1-3个月)接种均有效,优先保证首针及时性。
动物致伤后预防处置是挽救生命的最后屏障,切勿因侥幸心理延误治疗。若无法确认犬只健康状况,建议按最危险情况处理,并同步向疾控部门报备动物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