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通常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当伤口伴有红肿、破损或出血时。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即使伤口轻微,若犬只健康状况不明或未接种疫苗,也应遵循“一冲二消三免疫”原则处理并就医评估。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再用碘伏消毒。深伤口需专业清创,避免包扎以抑制厌氧的狂犬病毒繁殖。
- 疫苗接种无例外:狂犬疫苗需按“5针法”接种(第0、3、7、14、28天),不可中断。若咬伤部位在头面部或属三级暴露(出血/黏膜接触),还需加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增强短期防护。
- 犬只状况影响决策:若咬人犬10日内死亡或出现异常行为,必须全程接种;若犬只已接种疫苗且观察期内健康,可咨询医生调整方案。但高风险暴露(如流浪犬)一律建议接种。
- 并发症双重预防:除狂犬病外,深伤口可能需破伤风疫苗或抗生素。红肿持续加重、发热或化脓需警惕细菌感染,应就医排查。
提示:任何犬咬伤均不可侥幸,尤其儿童、孕妇及免疫低下者。即使完成接种,也需观察伤口变化,必要时复诊。预防的核心是规范处理+全程免疫,切勿因“小型犬”或“家养犬”而延误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