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了没破皮,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观察是否有红肿或疼痛,并在48小时内留意是否出现异常症状。虽然皮肤未破损,但犬齿压力可能造成皮下组织损伤,需谨慎处理。
-
彻底清洁伤口区域
使用流动清水配合碱性肥皂(如硫磺皂)反复搓洗咬痕处,重点清除犬只唾液残留。肥皂的碱性成分可破坏狂犬病毒包膜,降低感染风险。冲洗时需覆盖咬痕周边5cm范围,指甲缝等易残留部位要重点处理。 -
评估潜在损伤程度
按压咬痕检查是否有皮下出血或肌肉压痛,未破皮仍可能出现"闭合性创伤"。若出现皮肤发白、按压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提示可能存在毛细血管损伤,建议冰敷处理。 -
消毒与防护处理
冲洗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擦拭,形成抗菌保护层。建议24小时内避免包扎,保持伤口通风。衣物覆盖部位需更换清洁衣物,防止织物摩擦导致表皮破损。 -
48小时症状监测要点
记录咬痕周边是否出现:温度升高(局部发热)、蜘蛛网状红纹、异常跳痛感。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同时观察犬只10日内健康状况。 -
特殊人群处理建议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即使未破皮也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儿童被咬后需检查对应位置的深层肌肉群活动是否受限,避免遗漏骨膜损伤。
未破皮的犬咬伤仍存在破伤风杆菌厌氧感染风险,建议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者补种。狂犬病暴露分级中虽属Ⅱ级以下,但若犬只无法追踪,建议完成暴露后免疫程序。处理期间忌用酒精直接刺激皮肤,避免破坏保护性角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