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可能引发感染、狂犬病、组织损伤及心理创伤等健康风险,其中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以下是具体危害及应对要点:
-
感染风险
犬口腔携带大量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口易红肿化脓,甚至引发全身发热。需彻底清创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狂犬病威胁
若犬只携带病毒,通过唾液进入伤口可致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表现为恐水、怕风、痉挛,病死率极高。暴露后需立即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
组织与功能损伤
咬伤可能导致肌肉、血管或神经撕裂,影响肢体活动。深度伤口需缝合修复,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
心理影响
尤其对儿童易产生恐惧、焦虑等长期心理阴影,建议通过心理咨询疏导。
及时处理是关键:无论伤口大小,均应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等级。预防胜于治疗,避免逗弄陌生犬只,教育儿童远离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