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抓咬后可能引发狂犬病感染、伤口细菌感染、神经或组织损伤、心理创伤等后遗症,其中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需优先防范。及时清洗伤口、接种疫苗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 狂犬病风险:若犬只未接种疫苗,病毒可能通过抓咬伤口侵入人体,发病后几乎无法治愈。即使伤口轻微,也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接种疫苗。
- 伤口感染与肿胀:抓咬易导致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化脓或发热。深层伤口可能损伤肌肉、肌腱,甚至影响关节功能。
- 神经损伤与疤痕:严重咬伤可能压迫或撕裂神经,引发长期麻木或运动障碍;面部等暴露部位可能留疤,影响外观与心理健康。
- 心理后遗症:尤其是儿童可能产生对犬类的恐惧、焦虑或创伤后应激障碍,需心理疏导。
- 破伤风风险:若伤口较深且未接种破伤风疫苗,可能引发肌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
提示:无论伤口大小,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确保犬只疫苗接种记录完整,可大幅降低风险。若出现异常疼痛、发热或情绪波动,务必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