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出现轻微出血,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染血液,用碘伏消毒并保持暴露,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层伤口需借助注射器加压冲洗。犬牙携带的狂犬病毒易附着在伤口褶皱处,充分冲洗可降低90%感染风险。 -
正确止血消毒
轻微出血时不要直接包扎,用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污血。用碘伏或75%酒精环形消毒3次,避免使用红药水等有色药剂影响医生判断。 -
暴露等级判断
皮肤破损渗血属于WHO规定的Ⅱ级暴露,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若犬只唾液接触黏膜或伤口较深,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 -
疫苗接种时效
国内采用"5针法"或"2-1-1"程序,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即使犬只已接种疫苗,人类仍需全程免疫,狂犬病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月。 -
后续观察要点
记录犬只特征并观察10天,若动物死亡需立即上报。伤口愈合期出现红肿、发热或肢体麻木,提示可能感染需就医。
处理完成后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任何哺乳动物咬伤都应按暴露处置,不可因伤口小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