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了但没有明显伤口,仍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并密切观察72小时。即使表皮未破损,犬类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裂痕侵入人体。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
- 彻底清洁暴露部位
- 使用流动清水配合碱性肥皂(如硫磺皂)交替冲洗,重点揉搓犬齿接触区域
- 若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改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10分钟
- 冲洗后涂抹75%酒精或碘伏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双氧水
- 风险评估要素
- 确认犬只疫苗接种情况(未接种疫苗的流浪犬风险等级翻倍)
- 记录咬伤时的具体情境(挑衅/投喂/无端攻击)
- 检查皮肤是否有肉眼不可见的划痕(用酒精棉片擦拭时有刺痛感提示表皮损伤)
- 观察期注意事项
- 72小时内测量体温每日3次(狂犬病潜伏期发热是首要症状)
- 禁止包扎接触部位以免加速病毒扩散
- 出现蚁走感(伤口附近麻木刺痛)需立即就医
- 医疗介入标准
- 肇事犬10日内死亡必须接种疫苗
- 山区/农村暴露者建议启动暴露后预防
- 孕妇及儿童可选用皮内注射法减少接种剂次
特别提醒:我国每年约2000例狂犬病暴露后处理案例中,有7%源于无明显伤口的舔舐暴露。建议所有Ⅱ级暴露(无出血的皮肤接触)者至少完成前两针基础免疫,这对阻断病毒神经轴向移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