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了一口可以用清水清洗,但需立即彻底冲洗15分钟并配合肥皂消毒,这是防止伤口感染的关键第一步。若伤口较深或出现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接种疫苗。
-
清水冲洗的核心作用
流动清水能有效冲走犬齿残留的唾液和细菌,降低狂犬病毒附着风险。建议使用20℃左右洁净冷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避免用力揉搓导致二次损伤。 -
必须配合的消毒步骤
清水冲洗后需立即用肥皂(首选碱性肥皂)或碘伏消毒,破坏病毒脂质膜。注意交替清洗伤口内部,较深伤口可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加压冲洗。 -
三类情况必须就医
-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无法止血
- 被未接种疫苗/流浪犬咬伤
- 出现麻木、关节僵硬等神经症状
即使伤口微小,48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仍是绝对安全线。
-
冲洗后的正确处理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污染,禁止包扎或涂抹牙膏、草药等偏方。记录犬只特征与咬伤时间,便于医生判断暴露等级。
被犬类咬伤后清水冲洗是基础而非全部,任何皮肤破损都建议启动"冲洗-消毒-医疗评估"三级防护。尤其儿童被咬后,即使表皮无破损也需用酒精棉球测试是否存在隐匿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