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轻微破皮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伤口,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及时就医。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可有效降低狂犬病毒残留风险。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覆盖伤口。 -
评估暴露等级
- 一级暴露(皮肤完好无破损):无需特殊处理。
- 二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接种狂犬疫苗。
- 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及时接种疫苗
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被咬后仍需在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后续按规范完成全程免疫(通常为5针)。延迟接种可能影响抗体产生效果。 -
观察犬只状态
咬人犬需隔离观察10天,若期间出现异常死亡、狂躁等症状,需立即上报疾控部门并加强暴露后处置。 -
警惕感染迹象
若伤口出现红肿、化脓、发热或疼痛加剧,可能为细菌感染,需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伤口小而心存侥幸。同时定期为宠物犬接种疫苗,可从根本上减少人畜共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