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第一时间应彻底清洗伤口、消毒处理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即使伤口较小,也需严格遵循“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原则,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致命。
- 立即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水流压力需足够冲走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内部。
- 正确消毒: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避开黏膜)由内向外消毒,避免使用双氧水或牙膏等偏方,以免刺激组织。
- 判断暴露等级:若皮肤破损出血(三级暴露),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仅破皮无出血(二级暴露)也需全程接种疫苗。
- 就医关键点:告知医生犬只疫苗接种史,若无法确认犬只健康状态,按最高风险处理。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优先接种。
- 后续观察:10天内密切关注犬只是否异常死亡,同时监测伤口是否红肿化脓,必要时追加破伤风或抗生素治疗。
预防胜于救治,养宠家庭务必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避免逗弄陌生犬只。若遭遇咬伤,冷静执行上述步骤是保命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