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时容易感冒是正常现象,主要与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和病毒繁殖活跃有关。寒冷环境会削弱人体免疫防御功能,同时多数呼吸道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传播效率更高,导致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 寒冷降低呼吸道防御能力。低温会抑制鼻腔和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减少黏液分泌,使病毒更容易突破物理屏障入侵人体。免疫细胞在低温环境中的活性也会暂时性减弱。
- 病毒在低温下更活跃。常见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在10-15℃的低温环境中复制速度加快,且寒冷干燥的空气有利于病毒在飞沫中的悬浮传播。
- 行为习惯增加接触风险。降温时人们更多聚集在密闭空间,通风减少导致病毒浓度升高,同时衣物增减不及时会引发体温骤变,进一步削弱抵抗力。
春季和秋冬交替时段尤其需注意“慢脱衣”原则,通过适度保暖、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冒概率。若伴随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流感等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