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需要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以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1. 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核心手段,主要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对抗狂犬病毒。目前我国推荐两种接种程序:
- 5针法:分别在咬伤当天(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 “2-1-1”程序(4针法):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2. 狂犬免疫球蛋白
狂犬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用于中和伤口局部的狂犬病毒,适用于严重咬伤或伤口靠近头部、颈部等高风险部位的情况。注射时间应与首剂狂犬疫苗同时进行。
3. 伤口处理
在被咬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也非常关键:
- 清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清除病毒。
- 消毒:用2%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避免缝合或包扎,以利于排血引流。
4. 就医与接种
无论伤口大小,都应尽快前往医院或犬伤暴露门诊,由专业医生评估伤口情况并指导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接种狂犬疫苗后仍需完成全程免疫程序,以确保抗体水平达到保护效果。
总结
被流浪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并规范处理伤口,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因此一旦发生咬伤,切勿忽视处理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