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即使没有明显伤口,仍需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刺痛或麻木感,这些可能是细微损伤的信号。狂犬病暴露风险取决于狗的免疫状况和接触方式,无法确认时应按最高风险处理。
-
皮肤表面变化:即使看不到破皮,也要检查是否有轻微划痕或局部发红,唾液接触黏膜(如眼睛、口腔)同样危险。
-
异常体感反应:咬压处持续灼热、痒痛或肌肉跳动,可能提示神经末梢受损,需警惕病毒侵入。
-
全身预警迹象:72小时内出现低烧、头痛或乏力,表明免疫系统正在应对潜在感染。
-
动物行为追溯:若狗事后死亡、失踪或表现出攻击性/流涎等狂犬病症状,必须立即接种疫苗。
特别提示:狂犬病毒可通过微小皮肤裂隙传播,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犹豫期间可用肥皂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