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至少密切观察伤口7-10天,关键期是前3天。若肿胀持续加重、伴随发热或渗液,需立即就医。及时清洗消毒、接种狂犬疫苗是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核心措施。
-
观察时间与症状判断
轻度肿胀通常3-5天消退,但需持续观察至7-10天确保无恶化。若伤口发红、疼痛加剧或出现脓液,提示感染可能。深咬伤或关节部位肿胀可能持续2周以上,需结合医疗评估调整观察周期。 -
紧急处理与伤口护理
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并暴露伤口。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以免阻碍排毒。未出血的轻微红肿仍需按标准处理,因狂犬病毒可通过黏膜或微小破损传播。 -
疫苗接种与感染预防
无论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必要的。免疫功能低下者或严重咬伤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延迟接种仍有效,但越早越好。 -
高风险信号与就医指征
肿胀扩散、皮肤变紫、发热或麻木需立即就医。头面部咬伤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快速感染,观察期应缩短至48小时。
总结:观察期间记录伤口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沾水。即使肿胀消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随访复查至关重要。狂犬病潜伏期长,不可因短期无症状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