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应急处理的核心是立即彻底清洗伤口、评估暴露风险并尽快就医,关键步骤包括:15分钟流动水冲洗、避免挤压伤口、记录犬只特征、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
紧急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水流与伤口呈20度角冲刷,清除唾液和污染物。若在户外,可用矿泉水配合杀菌湿巾旋转擦拭,方向从中心向外周扩散,避免使用泥土、牙膏等污染伤口。 -
初步止血与保护
若伤口出血,用干净布料叠多层按压止血,避免用力挤压导致毒素扩散。肿胀处可冰敷缓解疼痛,但不可直接接触皮肤,需隔一层薄布防止冻伤。 -
暴露风险分级处理
- 皮肤未破损仅红肿:仍可能通过微小伤口感染狂犬病毒,需咨询医生是否接种疫苗。
- 破皮或出血:属于三级暴露,必须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剂量需按体重精确计算。
-
后续观察与就医
即使初步处理得当,仍需在24小时内就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口服抗生素。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如红肿扩散、发热或化脓,提示感染加重,需立即复诊。
提示:被流浪狗或未接种疫苗的犬只咬伤后,切勿存侥幸心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处理时保持冷静,优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并确保全程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