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同样需警惕中暑高热! 许多人误以为只有烈日当空才会中暑,实则高温高湿的阴雨天气更易引发中暑,因湿度高阻碍汗液蒸发,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关键预防措施包括:调节室内温湿度、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并警惕头晕乏力等先兆症状。
- 环境调控:阴雨天室内易闷热,建议使用空调或除湿设备保持温度在26℃以下、湿度60%左右。若无法使用空调,可开窗通风或借助公共场所避暑。避免使用电扇直吹高温环境,因其无法有效降温。
- 科学外出: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穿戴浅色宽松衣物并涂抹SPF15+防晒霜。尽量在阴凉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每小时补充2-4杯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
- 饮食与健康监测:多饮水,避免酒精、咖啡因及高糖饮料。饮食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盐分。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出现头晕、皮肤灼热等症状时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严重者需即刻就医。
- 重点人群防护: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及肥胖者更易中暑,需加强监护。避免将儿童或宠物留在密闭车内。
阴雨天中暑风险常被忽视,但通过合理调节环境、科学补水和及时识别症状,可有效预防。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务必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