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后发热需及时采取退热措施,核心处理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退烧、补充水分及就医排查感染源。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额头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儿童和老年人尤其需谨慎。
- 药物退烧:体温≥38.5℃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严格按说明书剂量使用。避免叠加用药或超量服用。
- 补液与休息:多喝温水或淡盐水,预防脱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加重病情。
- 观察病情: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皮疹等症状,需警惕细菌或病毒感染,及时就医验血排查。
- 特殊人群注意:孕妇、慢性病患者或婴幼儿发热,建议第一时间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雷雨季需注意保暖防潮,发热期间避免再次淋雨。若涉水后出现皮肤破损,需清洁消毒以防感染。健康防护重在及时处理与科学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