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目前关于二陈汤的配方并没有100种之多。二陈汤作为经典名方,其核心配方及加减变化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内容:
一、基础配方(《和剂局方》)
半夏(汤洗七次)15g
橘红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7片
乌梅1个
煎服法:先煎半夏、橘红、茯苓、甘草,后加生姜、乌梅同煎,分服。
二、常见加减变化
-
风痰证 :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
寒痰证 :加干姜
-
燥痰证 :加瓜蒌仁、杏仁
-
食痰证 :加山楂、麦芽、神曲
-
老痰证 :加枳实、海石、芒硝
-
气痰证 :加香附、枳壳
-
胁痰证 :加白芥子
-
四肢痰证 :加竹沥
-
脾胃虚弱 :加党参、白术、砂仁、木香
-
浮肿 :加茯苓、白术、生姜
三、临床应用示例
-
小儿惊风 :二陈汤加竹茹、僵蚕、党参
-
中风痰壅 :二陈汤加胆南星、石菖蒲、竹沥
-
气虚浮肿 :二陈汤加炒白术、生姜
-
燥痰咳嗽 :二陈汤加杏仁、瓜蒌仁、黄芩
四、经典加味方
-
导痰汤 :半夏12g、陈皮10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6g、僵蚕5g
-
香砂二陈丸 :二陈汤加木香、砂仁
-
平胃二陈丸 :二陈汤加苍术、厚朴
五、注意事项
-
半夏需汤洗七次以减毒;
-
炙甘草用量不宜过大,避免上火;
-
加味时需根据具体证候调整药物组合。
目前二陈汤的加减变化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临床可根据具体证候灵活运用。若需更深入的配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