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膳食指南2024肉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的推荐,中国居民每日肉类摄入量应控制在 120~200克 ,具体建议如下:

一、摄入方式与健康关联

  1. 推荐烹饪方式

    优先选择煮、蒸、炖等低脂健康方式,避免煎、炸、卤、烤等高热量烹调方法,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2. 减少加工肉制品

    过度剔除肉类可能影响营养均衡,建议选择新鲜食材并控制总量。

二、肉类选择建议

  1. 优质蛋白来源

    • 红肉(如猪肉、牛肉):建议每周摄入量不超过75克。

    • 白肉(如鸡肉、鸭肉):可适量增加至50-75克。

    • 水产品(如鱼类):推荐每天摄入100-150克,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

  2. 植物性蛋白补充

    每日摄入豆制品(如豆腐、豆浆)或坚果类食物,部分替代红肉摄入。

三、膳食结构优化

  1. 主食与膳食纤维

    以粗细杂粮混合为主,每日摄入量占主食的1/3,增加饱腹感并促进代谢。

  2. 蔬菜与水果

    每日摄入300-500克绿叶蔬菜和多样化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3. 营养均衡

    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酒精量不超过15克。

四、实用建议

  • 分量控制 :用“一拳”(约100-150克)估算肉类摄入量,脂肪较少者(如虾贝类)需增加至掌心稍大。

  • 烹饪技巧 :采用蒸煮炖烤等方式替代油炸,减少调味料使用。

通过合理控制摄入量、优化烹饪方式和膳食结构,既可满足营养需求,又有助于体重管理和健康维护。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几步

两步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 两步走 战略安排,具体如下: 一、第一阶段(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目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20年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发展质量 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经济结构优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社会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增加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要实现的远景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目标包括: 一、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提升 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 科技与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 新型工业化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远景目标四个现代化

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四个现代化 是指中国在2035年之前要实现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这一目标不仅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战略。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远景目标的内涵和意义。 新型工业化 是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工业化强调的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战略规划,‌核心围绕经济实力、科技能力、治理效能、文化软实力、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六大维度 ‌,构建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发展框架。 ‌第一,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形成全球竞争优势。通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数字经济占比显著提升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远景目标九大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里程碑,​​涵盖经济、科技、治理、生态等九大领域​ ​,旨在实现综合国力跃升、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以下分点详述核心内容: ​​经济与科技跨越​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 ​​治理现代化​ ​

健康知识 2025-04-14

远景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国防等领域的全面提升。 一、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二、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远景目标9个方面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35年远景目标可分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经济总量与收入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产业体系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4

是谁提出2035伟大远景目标

补充说明: 历史背景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 核心内容 远景目标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法治国家、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等建设目标。 意义 该目标的提出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既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延续

健康知识 2025-04-14

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阐述正确的是

关于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相关文件和权威信息,准确阐述如下: 一、经济领域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成为创新型国家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远景目标在哪次会议上通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2035年远景目标是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上通过的。该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一建议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

健康知识 2025-04-14

今日寒露的时辰

​​2024年寒露的准确时间为10月8日凌晨3点22分(或02:59:43,不同历法计算差异),标志着深秋正式来临,昼夜温差显著增大,露水凝结成寒露,民间有“凌晨寒露冻死牛”的生动谚语​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北方部分地区已现初霜,南方秋燥明显,养生需注重“防寒润燥”。 寒露时节的三大自然特征鲜明: ​​鸿雁南飞收尾​ ​,最后一批雁群以“宾”之姿完成迁徙; ​​鸟雀绝迹而蛤蜊增多​ ​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4年寒露时间几时几分

2024年寒露的具体时间为 10月8日02点59分43秒 ,对应农历九月初六。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节气定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昼夜温差显著增大。 气候特征 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增强,雨季结束,进入干冷天气。 南方气温波动较大,可能出现寒露风天气,对水稻等作物造成一定影响。 农事建议 该时段需防范低温对早春作物的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4

1988年寒露时间几时几分

1988年寒露时间为‌10月8日9时45分 ‌(北京时间)。这一节气标志着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快速下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重要节点。‌关键亮点 ‌包括:精确到分钟的天文测算结果、寒露对农业与民俗的影响,以及其背后蕴含的传统历法智慧。 ‌寒露的定义与气候特征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交节。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露水渐寒,南方则可能迎来“寒露风”

健康知识 2025-04-14

寒露节气时间几时几分

2023年寒露节气的时间为 公历10月8日21点5分 ,对应农历癸卯年八月二十四号。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标志着秋季向冬季过渡,气温进一步下降,昼夜温差加大

健康知识 2025-04-14

小寒是几时几分几秒

2024年小寒节气的时间为 公历1月6日4点49分09秒 ,星期六,农历为 十一月廿五 。 补充说明: 节气特点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渐冷但尚未到极点,民间有“小寒胜大寒”的俗语。 三候现象 古代通过候鸟迁徙等自然现象划分节气,小寒的三候为: 雁北乡 :大雁开始向北迁徙,阳气初动; 鹊始巢 :喜鹊开始筑巢,预示阳气回升; 雉始雊 :野鸡开始鸣叫,春意渐浓。 气温特征

健康知识 2025-04-14

寒露交接时间

寒露交接时间 是指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标志着寒露节气的开始。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露水增多,气温下降明显 ,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重要节点。 寒露交接时间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每年10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寒露节气正式开始。这一时间点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来计算的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4寒露是几时几分几秒

2024年寒露的具体时间为10月8日02时59分43秒 ,星期二,农历九月初六。这一时间标志着寒露节气的正式到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寒露的气候特点 昼夜温差显著 :寒露期间,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早晨和傍晚寒意明显。 冷空气南下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雨季基本结束。 秋燥明显 :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干燥,人们需注意补水润燥。

健康知识 2025-04-14

过了寒露是几月

过了寒露节气后,时间进入 冬季 。具体说明如下: 节气顺序与月份对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位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时间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之间。根据节气划分,寒露之后是霜降(第18个节气),霜降之后才进入冬季。 季节划分依据 五行学说 :四季与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秋季包含立秋、处暑、白露、寒露、霜降五个节气。 气候特征 :寒露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是什么意思

2025年被称为“十四五”规划的 收官之年 。这意味着“十四五”规划期间的所有目标和任务将在这一年完成或接近完成。“十四五”规划是从2021年开始的,为期五年,因此到2025年就是这一规划的最后一年。 在这一年里,不仅要完成“十四五”规划中的各项既定目标,还会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即“十五五”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2025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5年属于十四五还是十五五

十四五 2025年是 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 十五五 规划的谋划之年。 “十四五”规划的时间范围是从2021年到2025年,因此2025年标志着“十四五”规划的结束。与此各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为“十五五”规划进行前期准备和谋划,以确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在这一年里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