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为主,蔬果丰富,蛋白质优质
小学生营养膳食标准需结合年龄、活动量及营养需求综合制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膳食结构原则
-
食物多样化
每日膳食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大豆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避免长期单一饮食。
-
营养均衡
-
碳水化合物 :占总能量摄入的60%-70%,以谷薯类、薯类、杂粮为主,部分替代精制米面。
-
蛋白质 :占15%-20%,优先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及奶制品。
-
脂肪 :占20%-25%,限制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多摄入植物油、坚果及鱼类。
-
维生素和矿物质 :通过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获取,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
二、餐次与热量分配
-
三餐分配
-
早餐:30%总热量,吃好(富含碳水+蛋白质)。
-
午餐:40%总热量,吃饱(主食+蛋白质+蔬菜)。
-
晚餐:30%总热量,吃少(易消化、低脂)。
-
-
热量参考
-
2-3岁:1300-1700千卡/天。
-
10岁:约2000千卡/天。
-
三、食物选择建议
-
主食选择
优先全谷物、杂粮或薯类,部分替代精制米面(如燕麦、荞麦、玉米)。
-
蛋白质来源
每天摄入100-150克优质蛋白,包括鱼虾、禽肉、蛋类、豆制品及奶制品。
-
蔬菜与水果
每天至少摄入3种以上蔬菜,其中深绿色、红色、橙色蔬菜占比5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提供1种水果。
-
脂肪与乳制品
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选择植物油、坚果;每日摄入200-300g奶制品(如牛奶、酸奶)。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食量与活动匹配
根据体力活动量调整食量,避免过量摄入热量导致肥胖。
-
清淡少盐
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减少调味料使用。
-
营养教育
培养学生主动选择健康食物、参与饮食制作的能力,增强营养素养。
通过以上标准和建议,可有效保障小学生营养均衡,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