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疫苗接种程序需根据生长阶段和免疫需求制定,主要分为配种前免疫和怀孕期间免疫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配种前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加强免疫)
-
配种前15天
左耳后肌肉注射2ml猪瘟苗,预防猪瘟。
-
配种前25天
左耳后肌肉注射2ml细小病毒苗,预防繁殖障碍。
-
配种前33天
右耳后肌肉注射1ml乙脑苗,预防繁殖障碍。
-
配种前40天
左耳后肌肉注射2ml繁殖呼吸综合征苗,加强免疫。
-
配种前48天
右耳后肌肉注射2ml口蹄疫苗,预防口蹄疫。
-
配种前55天
左耳后肌肉注射2ml伪狂犬病苗,预防伪狂病引起的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综合症。
-
配种前60-65天
右耳后肌肉注射2ml气喘病疫苗,预防霉形体引起的肺炎。
-
配种前70天
左耳后肌肉注射2ml繁殖呼吸综合征苗,第二次加强免疫。
二、怀孕期间免疫程序(产前免疫)
-
产前60天
左耳后肌肉注射2ml副嗜血杆菌苗,预防脑膜肺炎,提高母源抗体水平。
-
产前30-42天
-
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2-4头份。
-
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2ml。
-
-
产前20-30天
-
注射伪狂犬(或双基因缺失)活疫苗2头份。
-
注射乙脑活疫苗1头份。
-
三、注意事项
-
免疫时间节点
-
后备母猪需在180斤左右开始防疫,具体时间可能因品种和饲养管理略有差异。
-
头胎母猪建议完成全程免疫后再配种,避免产死胎或木乃伊胎。
-
-
疫苗选择与剂量
-
疫苗需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疫苗品牌调整,如伪狂犬疫苗需每年免疫2次。
-
每种疫苗需间隔7天接种,避免免疫应激影响发情。
-
-
环境管理
-
养殖场需定期进行病原净化,如使用黄连解毒散+氟奇+速补21拌料连用7天。
-
驱虫工作需在配种前完成,避免寄生虫感染影响免疫效果。
-
-
异常处理
- 若接种后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需暂停后续疫苗接种并咨询兽医。
以上程序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参考专业兽医指导制定个性化免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