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最佳时间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间主要取决于病虫害的种类和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的防治建议:

  1. 移栽后10到15天
  • 这是第一次用药的最佳时间。此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用药可以有效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和叶瘟,同时促进根壮苗和增加有效分蘖。
  1. 直播稻直播后20天至25天
  • 与移栽后用药时间相似,此时也是分蘖末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
  1. 水稻破口期前5-7天
  • 在水稻顶叶和倒二叶子叶尖齐平时进行第二次用药。这一时期水稻免疫力较弱,容易出现叶片卷白、钻心虫枯心团等现象。用药可以防止钻心虫、卷叶虫及稻飞虱的大规模发生,同时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
  1. 水稻齐穗期
  • 第三次用药时间,重点防治大螟、稻飞虱、穗颈瘟和稻曲病,同时补充微量元素硼、锌等。此时用药有助于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减少空壳。
  1. 水稻拔节期后
  • 盛夏时节温度高,虫害较为集中,此时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但需避开正午高温,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防治。
  1. 分蘖末期
  • 防治叶瘟和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可在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用药预防。
  1. 破口初期
  • 防治穗颈瘟和稻曲病的最佳时期,应在破口前5-7天施药,易感病品种还须在始穗期施药一次。
  1. 孕穗期
  • 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注意在孕穗期前后用药预防。
  1. 抽穗期
  • 防治稻飞虱和穗颈瘟的关键时期,遇雨则要在始穗期或齐穗期用药防治稻曲病和穗颈瘟。
  1. 灌浆生长期
  • 防治稻飞虱的关键时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发生高峰期。

建议

  • 选择合适的时间 :根据具体病虫害种类和水稻生长阶段选择最佳用药时间,避免在雨天或高温时段施药。

  • 合理使用药剂 :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用。

  • 综合防治 :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综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通过以上时间和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耕作制度和作物熟制的区别

耕作制度和作物熟制是农业生产中两个密切相关但内涵不同的概念。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方式、作物布局、土壤管理等内容;而作物熟制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一熟、一年两熟等,主要依据积温数和气候条件划分。 一、耕作制度的核心特点 种植方式 :包括单作、间作、套作、轮作、连作等,旨在优化土地利用和作物配置。

健康知识 2025-04-14

南方农作物的粮食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两熟至三熟,具体特点如下: 一、熟制概况 主要熟制类型 南方大部分地区因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生长期较长,农作物可达到一年两熟至三熟。例如长江流域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两熟;北回归线附近及海南岛等热带地区可达三熟。 区域差异 长江流域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活动积温适中,农作物通常一年两熟。 北回归线附近及海南岛 :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

健康知识 2025-04-14

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什么

暖温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具体如下: 一、熟制特点 时间范围 暖温带的积温范围为3400-4500℃,对应的时间跨度通常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核心作物 主要种植冬小麦、棉花、甘薯、玉米、谷子等作物。例如,华北平原(暖温带典型区域)以冬小麦为主,新疆南部则因光照充足可复种荞麦。 二、分布区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以冬小麦为核心,实行两年三熟制。 新疆南部

健康知识 2025-04-14

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是

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熟制因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主要熟制类型 一年一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及黄淮海平原,属于暖温带气候,热量条件较好,适合多种农作物轮作。 二、影响因素 热量条件 :活动积温是关键因素,北方大部分地区年积温不足

健康知识 2025-04-14

北方作物熟制多少

我国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主要受气温和农作物生长周期影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要熟制类型 一年一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通常只能种植春小麦、大豆等耐寒作物。 两年三熟 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地区(如河南、山东、河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如陕西、宁夏)。这些地区属于暖温带,热量条件较好

健康知识 2025-04-14

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方案

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方案的核心在于‌快速识别中暑症状、规范急救流程、强化团队协作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人员安全。以下从六个关键点展开说明: ‌1. 明确演练目标 ‌ 演练需聚焦‌中暑症状分级识别 ‌(如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急救措施标准化操作 ‌(降温、补水、送医等)以及‌多部门协同响应机制 ‌,确保参与人员掌握关键技能。 ‌2. 设计全流程场景 ‌

健康知识 2025-04-14

免费防中暑应急演练方案

以下是一个免费防中暑应急演练方案的综合方案,结合了多个权威文档的要点,供参考: 一、演练目标 提升员工防中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检验防中暑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确保高温天气下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员工,重点关注建筑施工、户外作业等易中暑岗位。 三、演练内容与步骤 1. 理论知识培训(2小时) 中暑症状与类型 :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旨在提高应对中暑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确保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的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下是方案的核心亮点:快速响应机制 、分级处理流程 、全员参与培训 、模拟实战演练 。 1.快速响应机制在高温环境下,中暑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因此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是应急预案的关键。应设立专门的应急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健康知识 2025-04-14

高温中暑演练方案

高温中暑演练方案 演练目的 : 防止野外高温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人员高温中暑事故。 在发生中暑事故后能快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中暑恶化、伤亡。 演练规则 : 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任何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高温中暑救援工具、器材、药品等。

健康知识 2025-04-14

急救演练方案内容

急救演练方案内容通常包括演练目的、演练流程、演练内容等 。具体如下: 演练目的 :急救应急演练旨在提高组织内部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通过有效的演练,可以使参与者熟悉急救程序和技巧,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流程 :急救应急演练的流程一般包括演练前准备、演练过程以及演练后总结三个阶段。在演练前准备阶段,需要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进行提前通知和安排

健康知识 2025-04-14

食物中毒报告流程图

食物中毒报告流程图是医疗机构、学校或餐饮单位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快速响应、救治患者并阻断风险的关键行动指南,核心步骤包括立即救治、上报疾控部门、现场控制、溯源调查和后续防控。 紧急救治与初步判断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后,优先确保患者医疗救治,同时由医护人员初步判断中毒规模(如5例以上或重症需启动应急预案)。记录患者症状、进食史等关键信息,填写中毒报告卡和病例信息表。 快速上报与多部门联动

健康知识 2025-04-14

食物中毒报告内容

食物中毒报告内容需全面、准确,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根据相关规范和案例,报告内容应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一、基础信息模块 中毒单位 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需与营业执照保持一致。 中毒时间与地点 明确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如2024年7月27日12-19时)和地点(如某市某餐厅)。 中毒人数与伤亡情况 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重伤人数。

健康知识 2025-04-14

食物中毒预案演练方案

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结合了不同场景和部门职责,供参考: 一、演练目的 提高师生/员工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增强危机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协调协作水平。 二、演练内容与流程 (一)模拟场景设定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 :学生/员工在食堂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幼儿园集体食物中毒

健康知识 2025-04-14

营养健康常识100条

营养健康常识100条 一、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 :每天摄入多种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以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适量饮水 :每天至少喝8杯水(约2升),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控制食量 :每餐吃到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多吃蔬菜和水果 :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疾病。 选择全谷物 :如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

健康知识 2025-04-14

健康饮食预防疾病健康教育

​​健康饮食是预防疾病的核心手段​ ​,通过​​均衡营养、科学搭配​ ​可有效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关键亮点​ ​包括:​​多样化膳食结构​ ​(每天12种以上食物)、​​控盐减糖限油​ ​(盐≤5g/天)、​​三餐规律分配​ ​(早餐占25%-30%能量),以及​​“吃动平衡”​ ​(每周150分钟运动)的协同作用。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 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稻曲病用什么药最好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需结合时期选择合适药剂,并遵循科学使用规范。以下是综合推荐及注意事项: 一、最佳防治时期 破口前预防期 (稻粒破口前5-7天):此时稻株抗病性最强,需喷施杀菌剂形成保护屏障。 齐穗期补充防治 (齐穗期第1/3-1/2阶段):若错过破口期,需在齐穗期重复喷施。 二、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三唑类杀菌剂 (效果显著,保护期长) 己唑醇 :每亩6克纯药,分两次喷施,间隔7-10天。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稻曲病的最佳药剂

关于水稻稻曲病的最佳药剂选择,需结合防治时期、病原特性及使用场景综合判断,以下为综合推荐及使用要点: 一、推荐药剂及防治时期 铜高尚(碱式硫酸铜) 防治时期 :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 特点 :形成保护膜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防效显著。试验显示,破口前5天施用60-100毫升/亩,防效达80%-64.29%;错过最佳期在孢子座初现时补喷,仍可保持49.29%-64.29%防效。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稻曲病是真菌还是细菌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而不是由细菌引起的。关键亮点包括:病原体为真菌、绿核菌属是其主要病原菌、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对水稻稻曲病的详细解析: 1.病原体为真菌:水稻稻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具体来说是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virens)。这种真菌主要侵染水稻的穗部,导致稻粒变成绿色或黑色的球状物,俗称“稻曲球”。真菌通过孢子传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稻曲病病原物

水稻稻曲病的病原物为 稻绿核菌 (Ustilaginoidea virens ),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以下是关于该病原物的综合说明: 一、病原学特征 分类地位 稻绿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稻曲病是其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俗名包括霉谷病、绿霉粒、羊粪粒等。 越冬方式 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厚垣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 孢子形态与传播 孢子座产生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

健康知识 2025-04-14

防治稻曲病最佳时间

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间为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这一时期是稻曲病菌侵染的高峰期,施药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防治稻曲病的关键措施: 药剂防治 : 推荐使用戊唑醇悬浮剂、井冈霉素水剂等高效杀菌剂。在破口前7天左右均匀喷雾,可显著降低稻曲病的发生率。 施药时注意叶面叶背均匀喷施,确保药剂覆盖全面。 合理施肥 : 基肥充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防稻株贪青晚熟,增加稻曲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