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整体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主要受高原季风气候、地形阻隔水汽和干湿季分明三大因素影响,年均降水量仅约1000毫米,且85%集中在5-10月雨季,旱季长达半年。
-
高原季风气候主导
云南受西南干暖季风控制,冬季风来自中亚干燥大陆,携带水汽极少,导致旱季(11月-次年4月)降水仅占全年15%。夏季虽有印度洋水汽补充,但高原季风环流不稳定,降水集中且短暂。 -
地形阻隔水汽输送
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阻挡了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深入,尤其金沙江河谷、滇北高海拔地区形成“雨影区”,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南部迎风坡如西双版纳降水较多,但整体水汽被地形分散。 -
干湿季极端分化
雨季(5-10月)降水占全年85%以上,但多为短时强降雨,渗透率低;旱季晴朗少云,蒸发量大,加剧干旱。近年受气候变化影响,雨季缩短且降水偏少,如2023年降水量为60年来第三低。
云南“缺水”是自然与气候协同作用的结果,旅行或生活需关注季节差异,旱季防晒保湿,雨季防雨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