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祭祖、爱情主题和民俗活动为核心,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包括对歌定情、篝火晚会、长桌宴等民俗事项。
-
祭祖仪式
节日清晨,黎族民众身着盛装,携带山兰酒、竹筒饭等祭品,前往岩洞或祖先遗址祭拜,祈求平安丰收。部分地区还会举行招福魂仪式,为未孕妇女祈福。 -
青年对歌与婚恋习俗
青年男女通过即兴对歌传情,夜幕降临时围绕篝火跳舞,互赠信物(如耳铃、腰带)定情,这一习俗源于洪水后兄妹成婚繁衍族群的传说,故三月三也被称为“爱情节”。 -
民俗竞技与歌舞
活动包含射箭、爬竿、拔河等传统竞技,以及竹竿舞、黎族打柴舞等表演,展现民族活力。部分村落保留婚俗表演,再现传统婚礼流程。 -
特色饮食文化
节日必备簸箕饭、三色饭、山兰酒等,长桌宴上共享美食,象征团圆与丰收。山兰酒由黎族特有旱稻酿制,是待客和祭祀的重要载体。
黎族三月三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通过动态的民俗事项连接过去与现在,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