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盐场叫什么

莺歌海盐场

海南岛的盐场中, 莺歌海盐场是最为著名的一个 。它位于海南省乐东县,不仅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而且在华南地区也名列前茅。莺歌海盐场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生产方式,被誉为“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

该盐场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超过六十年的生产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达到32万吨。莺歌海盐场不仅生产海盐,其海水浓度高,被称作“苦海”。盐场周围的自然环境优越,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温,为盐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了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还有东方盐场和榆亚盐场,这三个盐场共同构成了海南岛的主要盐产基地。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海南一共有几个少数民族

海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存在不同统计口径的差异,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少数民族总数 官方统计口径 根据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官方数据,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为 158.3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5.7%。 其他来源差异 部分资料提到少数民族有30多个,可能与统计范围或分类标准不同有关。 二、主要少数民族 海南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 黎族 :海南原住民,人口约131.9万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

海南岛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黎族和苗族。 黎族 历史背景 :黎族是中国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海南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黎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汉语。 文化特色 :黎族的传统手工艺包括织锦(黎锦),这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还擅长狩猎、捕鱼,以及农业耕作。 节日庆典 :黎族的重要节日有“三月三”,这是一个传统的庆祝活动和社交聚会,期间会进行各种文化表演和仪式。 苗族 历史背景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唯一的少数民族

海南唯一的少数民族是‌黎族 ‌,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和民俗文化 ‌,其‌船形屋、黎锦和三月三节庆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土著民族,据考证已有3000多年历史,属于百越族后裔。秦汉时期中原文化传入后,黎族逐渐形成以农耕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方式,至今保留着母系社会残余的"隆闺"婚俗。 ‌文化特色 ‌ ‌船形屋 ‌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的主要少数民族是什么族

海南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 ​,其次是苗族和回族。​​黎族作为海南最早的世居民族,人口占比最高且文化影响力深远​ ​,其独特的语言、织锦技艺和传统节日“三月三”已成为海南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苗族和回族则分别以农耕特色与伊斯兰文化为海南多元文化增添了丰富色彩。 ​​黎族的核心地位​ ​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人口约154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8%以上),集中分布于琼中、保亭等中部山区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师大水果排行榜

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盛产的水果种类丰富,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整理出以下水果排行榜及特色说明: 一、热带水果类 芒果 海南四大名果之一,三亚贵妃芒、陵水鸡蛋芒等品种享誉全国,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椰子 校园内实现“椰子自由”,提供新鲜椰汁和椰肉,是热带风情的核心元素。 菠萝蜜 享有“热带水果皇后”称号,果肉香甜且富含酶类助消化,常作为特色水果供师生采摘。 荔枝 云龙校区荔枝园提供优质荔枝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罕见水果

龙眼、荔枝、野生芭蕉、地瓜 海南作为热带天堂,拥有丰富的特色水果资源,其中部分品种具有稀有性或独特性。以下是海南的罕见或特色水果推荐: 一、稀有品种 野生芭蕉 产自海南五指山,无化肥和农药,果肉紧实如黄油,甜度高,口感细腻,是香蕉的升级版。 海南地瓜 被形容为“长在地里的糖炒栗子”,粉糯绵密,香气淡雅,兼具低GI特性,是健康主食的理想选择。 青芒果 颜色青翠,果肉酸甜多汁,带有热带果香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师大特色水果

海南师范大学作为海南高校,其校园内种植的特色水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合不同季节的时令特色和热带风情进行整理: 一、热带水果品种 芒果 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设有芒果园,提供新鲜采摘服务。芒果品种多样,包括贵妃芒、台农芒、青皮芒等,果肉香甜多汁,是热带水果的代表性食材。 木瓜 未完全成熟的木瓜常吸引鸟类啄食,其清香能弥漫整个校园。木瓜富含维生素C,具有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荔枝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水果为什么这么便宜

海南水果之所以便宜,主要有以下原因: 气候与种植优势 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阳光充足、降水充沛,为水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水果产量高。比如芒果、香蕉等水果在海南广泛种植,且产量大,充足的供应是价格亲民的基础。 适宜的气候延长了水果的生长周期,让同一种水果在海南能有更多的采收期,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量,从而稳定价格。 运输成本较低 对于销往国内其他地区的水果,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稀有水果有哪些

海南作为热带天堂,拥有丰富的稀有水果资源,以下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及特点: 一、特色热带水果 番荔枝(林檎) 原产南美洲及印度,海南半栽培状态,果大易剥皮,果肉乳白色、绵密香甜,带有微酸。 红毛丹(毛荔枝) 果实形似荔枝,果皮微柔带红,果肉黄白,富含铁元素,有“果汁之王”之称。 山竹 热带水果皇后,果肉清甜多汁,具有降燥功效,五指山产的红毛丹山竹尤为著名。 鸡蛋果(仙桃) 果肉橙黄色,水分少

健康知识 2025-04-14

今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什么

今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这一主题强调了通过结合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优势来治疗和预防肝硬化的策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并有助于减少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沉重疾病负担。 了解肝硬化的成因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肝硬化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酒精中毒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因素引起。这些病因往往会导致肝脏组织逐渐纤维化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六水共治办公室

海南六水共治办公室介绍 改用对话直接回答 7 个参考来源 复制 下载 分享 海南六水共治办公室 由海南省水务厅牵头组建,下设综合组、业务组及监督组等,其人员从主要相关成员单位、相关企业和技术单位抽派借调。该办公室于 2022 年 2 月 25 日正式挂牌,标志着海南 “六水共治” 工作从各自为战迈向全域联动新阶段。其主要职责包括研究确定治水重大事项,解决治水工作中综合性、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六水共治办公室

三亚六水共治是什么

治污水、保供水等六大工程 三亚“六水共治”是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综合性工程,涵盖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大方面,旨在通过系统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一、治污水(攻坚主战场) 黑臭水体治理 针对城乡黑臭水体,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例如,三亚对抱坡溪流域排水管网进行提质增效改造,新建排水管道7.3公里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六水共治什么时候开始

2022年1月4日 海南“六水共治”攻坚战于 2022年1月4日 正式启动。当天,海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六水共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提出了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的目标。自那时起,海南省各市县(三沙市除外)相继成立了市县治水办,开展实体运作,将大大强化和发挥“六水共治”指挥部、作战部的统筹协调作用,全省“六水共治”攻坚战进入实战阶段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六水共治中六水是指什么

海南六水共治中的“六水”指的是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这六大方面。 这一综合治理策略旨在全面提升海南的水资源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治污水 是六水共治的核心目标之一。海南省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和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等措施,有效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当地的水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三月三是农历还是新历

海南三月三的传统节日是 农历三月初三 ,具体日期每年因农历变化而不同,需根据当年农历计算。以下是相关说明: 历法属性 该节日以农历(阴历)为基准,属于海南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庆典,与汉族的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有历史渊源。 公历日期变动 由于农历与公历存在差异,每年对应的公历日期不固定。例如: 2023年农历三月初三对应公历4月25日; 2024年对应公历4月11日;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黎苗族三月三什么意思

海南黎苗族“三月三”是黎族和苗族共同庆祝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重意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核心意义 悼念祖先与庆贺新生 该节日既是黎苗族悼念祖先、感谢自然馈赠的祭祀活动,也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与丰收的祈愿。人们通过祭祀始祖、分享山兰酒和竹筒饭等方式表达对先辈的敬仰。 歌颂爱情与青年盛会 被称作“爱情节”或“谈爱日”,是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的浪漫时刻。传说中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黎族三月三叫什么节

海南黎族三月三节,又称“爱情节”或“谈爱日”,黎语称为“孚念孚”,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兼具祭祖祈福与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双重意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内涵 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黎族人民通过祭拜祖先、对歌跳舞、吹奏乐器等方式,既缅怀先辈的勤劳勇敢,也寄托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活动充满民族特色,如集体祭祀、竹筒香饭分享等。 文化传承 节日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黎族三月三的来历

​​海南黎族三月三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黎族祖先纪念、爱情传说与自然崇拜的融合,核心内涵为祭祖祈福与青年择偶,现发展为集民俗展演、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盛会。​ ​ ​​起源传说​ ​ 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一是洪水后幸存的天妃、南音兄妹为延续族群分头寻偶,约定每年三月三在燕窝岭相会,后人将石洞称为娘母洞并沿袭祭祀;二是少女俄娘为殉情恋人阿贵杀死乌鸦精,终身在俄贤洞唱情歌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三月三的来历简短200

黄帝诞辰、上巳节、歌圩 三月三的来历可综合多个文化背景,简述如下: 黄帝诞辰说 三月三最早源于对黄帝的纪念,古称“上巳节”,相传为黄帝诞辰,与“二月二龙抬头”并称。魏晋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成为汉族水边饮宴、郊游的节日。 上巳节演变 上巳节原为古代水神祭祀活动,汉代定为“祓除”仪式,后增加临水宴宾、踏青内容。唐代发展为道教真武大帝诞辰,信徒举行法会祈福。 多民族文化融合 壮族歌圩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三亚婚闹一死三伤图

海南三亚婚闹事件一死三伤,令人痛心! 近日,海南三亚一场婚闹活动酿成惨剧,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婚闹行为的关注和反思。 1. 婚闹行为的普遍性与危害性 婚闹,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近年来,婚闹行为逐渐变味,甚至出现了低俗、暴力的趋势。一些人为了追求刺激和娱乐,将婚闹变成了对新人和参与者的折磨,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2. 海南三亚婚闹事件的具体情况 据报道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