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挹西江”出自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意为“舀尽西江之水作酒”,展现了豪迈的胸襟与天人合一的浪漫想象。词人以北斗为杯、万象为宾,将自然气象与人生境界融为一体,成为宋代豪放词的代表意象之一。
-
词句本源与字面解析
“尽挹西江”中,“挹”指舀取,“西江”指洞庭湖以西的长江段。词人幻想舀尽江水为酒,以北斗七星为勺,邀天地万物共饮,化用《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的典故,凸显宏大气象。 -
文学意境与精神内核
此句是词人被贬后泛舟洞庭所作,表面写月夜酣饮,实则抒发光明磊落之志。“肝胆皆冰雪”的澄澈与“万象为宾客”的旷达,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暗含对官场污浊的蔑视。 -
禅宗渊源与哲学升华
“西江”暗引禅宗公案(马祖“一口吸尽西江水”),象征超越世俗束缚。词人借自然之力涤荡尘俗,将个体融入宇宙,体现道家“天人合一”与儒家“浩然之气”的融合。 -
后世影响与当代启示
这一意象被广泛引用,赞颂豁达胸襟或宴会豪情。其核心启示在于:面对逆境时,以自然为镜、以天地为友,方能抵达“表里俱澄澈”的生命状态。
张孝祥以诗酒狂放掩政治失意,却留下跨越时空的精神注脚——真正的自由,在于心境的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