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和大暑作为夏季的两个节气,其时间差存在一定浮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时间差范围
-
常规时间差
小暑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大暑则出现在7月22日、23日或24日之间, 常规时间差为15天左右 。
-
极端时间差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特性,两个节气之间的实际天数可能浮动至 16天 ,例如2022年小暑7月8日,大暑7月23日,相差16天。
二、时间差形成的原因
-
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 :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导致太阳到达黄经120°(大暑)的时间每年略有不同,从而影响两个节气的具体日期。
-
节气划分方法 :采用“定气法”,将黄道360°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因此节气间隔固定为15天。
三、节气特点补充
-
小暑 :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进入生长期,民间有“食新”习俗。
-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常伴三伏天特征,民间有饮伏茶、吃绿豆芽、藕等消暑习俗。
小暑和大暑的时间差以 15天为主,极端情况下可能达到16天 ,具体需结合当年太阳到达黄经的实际位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