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知识有哪些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临近。以下是关于大寒节气的重要知识整理:

一、基本信息

  1. 时间与位置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节气,此时斗指丑位。

  2. 气候特征

    大寒是全年最寒冷的时节,气温常降至-20℃以下,且寒潮南下频繁,风大且干燥,是一年中最干燥、风力最强的时段。

二、三候现象

  1. 一候鸡乳

    母鸡感知到春天气温回升,开始孵化小鸡,此时母鸡会藏于巢中,体温升高至37.5℃,羽毛蓬松且性情凶悍。

  2. 二候征鸟厉疾

    鹰隼等猛禽因严寒需捕食更多食物,常盘旋高空寻找猎物,展现出强健的捕食能力。

  3. 三候水泽腹坚

    湖面结冰达到最厚最实的状态,中央冰层厚可达1.5米以上,为冬季水域活动提供了独特景观。

三、民俗与习俗

  1. 年俗活动

    • 踩岁 :北方地区用芝麻秸铺路,孩童踩碎象征“碎岁”“岁岁平安”。

    • 吃消寒糕/糍粑 :北方以糯米年糕为主,寓意“步步高升”;南方则多做软糯糍粑,象征团圆。

    • 祭灶与尾牙祭 :部分地区会进行祭灶祈福和尾牙节(打牙祭),感谢丰收并储备年货。

  2. 农事活动

    • 冬季最后阶段需完成牲畜越冬准备,如宰杀年猪、储备肉食。

    • 农民开始为春耕积肥、修整田地,为来年播种做准备。

四、养生建议

  1. 起居调养

    顺应冬季闭藏特性,早睡晚起,避免过度劳累,外出需防风保暖。

  2. 饮食调理

    • 多食用苦味食物(如瓜类、坚果)助心阳,平衡肾水与心火。

    • 适当进补,避免过度食用寒性食物。

  3. 防寒措施

    注意头部、脚部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预防冻伤。

大寒虽寒,却孕育着春回大地的希望,民间以“寒极则温热渐生”预示新生的可能。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丨大寒微信公众平台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河南早餐食谱

河南的早餐文化丰富多彩,每一种早餐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饮食文化。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河南早餐: 胡辣汤 简介 :胡辣汤是河南早餐的经典代表,尤其以逍遥镇胡辣汤和北舞渡胡辣汤最为出名。胡辣汤由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再加入胡椒、辣椒、牛肉、粉条、面筋、木耳等食材熬制而成,口感麻辣鲜香,浓稠醇厚。 推荐理由 :早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搭配油条、油馍头、水煎包等面食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人一日三餐吃什么食物

面食为主,荤素搭配 河南人的一日三餐以面食为核心,同时注重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早餐 主食选择 包子(如胡辣汤、牛肉汤底)、油条、油饼、煎包、杂面馒头、花卷等。 稀饭(小米、玉米、红薯等)或八宝粥,部分人选择豆浆。 经典汤品 胡辣汤(含牛肉、豆腐、辣椒,搭配水煎包或小笼包)是标志性早餐。 其他汤品包括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等。 二、午餐 面食主导 捞面条(蒜汁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河南冬至的传统食物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特色菜品,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核心传统食物 饺子 饺子是河南冬至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几乎家家户户必备。其形状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同时象征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传统上,河南人会在冬至当天全家团聚包饺子,边吃边聊天,形成独特的生活习俗。 汤圆 虽然汤圆是南方主流食材,但河南也有独特做法。河南汤圆多以糯米为原料,馅料丰富多样(如黑芝麻、豆沙、枣泥等)

健康知识 2025-04-07

在河南冬至那一天吃什么

在河南冬至这一天,传统饮食习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主流食物 饺子 饺子是河南冬至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其形状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同时象征新旧交替。河南人会包大馅、皮薄、个头饱满的饺子,其中“捏冻耳朵”的习俗源于纪念医圣张仲景的传说。 汤圆 部分河南地区会食用汤圆,多以黑芝麻、豆沙等为馅料,象征团圆和温暖。但相比饺子,汤圆在河南的普及度略低。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人吃米饭还是面食

河南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米饭为辅,但具体饮食习惯受地理、气候和区域差异影响较大。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主食结构特点 面食占据主导地位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约70%以上)以面食为主食,小麦种植广泛且加工便利,形成了深厚的面食文化。常见面食包括馒头、面条(如烩面、胡辣汤、油泼面等)、包子、饺子、油馍等,且种类繁多。 米饭消费较少 米饭在河南的日常饮食中占比相对较低,主要在信阳等南方地区为主食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人三餐吃什么

面食为主,荤素搭配 河南人的一日三餐以面食为核心,同时注重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早餐 主食选择 包子(如胡辣汤、牛肉汤底)、油条、油饼、煎包、杂面馒头、花卷等。 稀饭(小米、玉米、红薯等)或八宝粥,部分人选择豆浆。 经典汤品 胡辣汤(含牛肉、豆腐、辣椒,搭配水煎包或小笼包)是标志性早餐。 其他汤品包括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等。 二、午餐 面食主导 捞面条(蒜汁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中午吃什么主食

河南中午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具体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下是常见的主食类型及代表菜品: 一、经典面食类 烩面 河南最具代表性的面食,以筋道的面片和鲜香的汤底著称,常见于郑州、洛阳等地。 胡辣汤配面 早餐或午餐常见组合,胡辣汤鲜香浓郁,搭配油条、包子或面饼食用。 捞面(凉面) 多数地区以热汤浇面为主,河南人常搭配肉丝、蔬菜和辣椒,是日常重要餐食。 刀削面/饸饹面 郑州等地特色面食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人晚上吃什么饭

河南的晚餐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家常便饭,也有特色小吃和地方美食。以下是一些河南晚上的常见美食选择: 家常菜 四季豆炒猪肉 :使用自家种的四季豆和猪肉,简单美味。 无水焖虾 :新鲜的虾肉紧实鲜甜,做法简单。 凉拌黄瓜 :夏天凉拌黄瓜非常受欢迎,清爽解腻。 特色小吃 炒凉粉 :选用绿豆凉粉,加入葱姜蒜、辣椒、豆瓣酱等调料炒制,香辣可口。 灌汤包 :以开封灌汤包最为著名,皮薄馅多,汤汁鲜美。 胡辣汤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人中午吃什么饭

河南人中午的饮食选择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河南午餐搭配: 主食 米饭 :河南人的主食以米饭为主,搭配各种炒菜。 面食 :包括烩面、捞面、炒面等,其中烩面是河南美食的代表之一。 常见菜肴 2荤2素 :例如水煮肉片、干豆角蒸腊肉(酱油肉)、香椿炒鸡蛋、温拌豆芽等。 特色菜肴 : 郑州烩面 :用上等嫩羊肉、羊骨煮制,搭配海带丝、豆腐丝等辅料。 信阳炖菜 :以鲜美的炖菜著称,如南湾鱼、固始鹅块等。

健康知识 2025-04-07

河南人的一日三餐吃什么

河南人的一日三餐以面食为核心,同时注重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早餐 主食选择 包子(如胡辣汤、牛肉汤底)、油条、油饼、煎包、杂面馒头、花卷等。 稀饭(小米、玉米、红薯等)或八宝粥,部分人选择豆浆。 经典汤品 胡辣汤(含牛肉、豆腐、辣椒,搭配水煎包或小笼包)是标志性早餐。 其他汤品包括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等。 二、午餐 面食主导 捞面条(蒜汁、辣椒油)、烩面(羊肉骨汤)

健康知识 2025-04-07

2025年没有立春什么意思

2025年并非没有立春,而是存在两个立春,属于“双春年”或“寡妇年”。具体说明如下: 2025年有两个立春 第一个立春 :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 第二个立春 :2025年腊月十七(公历2026年2月4日) “双春年”的定义 一年中农历正月初一和腊月十七均出现立春的年份称为“双春年”。2025年符合这一条件,因此被称为双春年。 “无春年”的常见误解

健康知识 2025-04-07

湖北雨水最多的地方

减宁市、恩施、枣阳 湖北雨水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城市及区域,需结合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数据综合分析: 一、年降雨量较多的城市 减宁市 2022年数据显示,减宁市年降雨量超1500毫米,是湖北“雨都”候选城市之一。 恩施市 恩施州三乱杨村曾记录超1500毫米年降雨量,但具体数据需进一步核实。 枣阳市 2021年8月,枣阳遭遇极端强降雨,局地降水量突破500毫米,显示其降雨强度较高。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7

湖北雨水季节是哪几个月

6月中旬至7月下旬 湖北的雨季主要集中在 6月中旬至7月下旬 ,具体可分为以下特点: 一、雨季时间范围 入梅时间 湖北梅雨季通常从 6月中旬 开始,具体时间因年份和天气系统差异略有不同。例如: 武汉地区常年平均入梅时间约为 6月18-22日 ,但2022年预测入梅时间稍晚,预计为 6月下旬 。 其他地区如恩施、宜昌等可能稍早或稍晚1-2周。 出梅时间 雨季结束时间集中在 7月上旬

健康知识 2025-04-07

湖北雨水多吗

较多 湖北的雨水情况因季节和年份而异。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的概述: 2023年7月 :湖北多地出现大暴雨,特别是在鄂东北、鄂东南和江汉平原地区,雨水频繁且强度大。 2021年7月 :湖北全省雨水频繁,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 2016年4月 :湖北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偏多,月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六成左右,部分地区雨量极多。 2020年6月

健康知识 2025-04-07

湖北的梅雨季是几月到几月

湖北的梅雨季时间范围及特点如下: 一、时间范围 主要时段 湖北梅雨季通常出现在 6月中旬至7月下旬 ,具体时间因年份和天气系统差异略有不同。 分区域差异 江淮区 (如武汉):入梅时间多在 6月下旬 (约6月20-25日),出梅时间集中在 7月上旬 (约7月9日)。 其他地区 :如恩施、宜昌等,入梅时间可能稍早于武汉,出梅时间可能延后至7月下旬。 二、气候特征 典型天气 持续天阴有雨

健康知识 2025-04-07

8月份湖北雨水多不多

2021年8月湖北雨水偏多,创下历史同期降雨量纪录,但2022年同期降水量有所减少。具体分析如下: 一、2021年8月湖北降雨特点 降水量创纪录 2021年8月湖北平均雨量262毫米,居历史同期第4位,其中襄阳、云溪等5县市排名第一。 区域差异显著 偏多区域 :鄂东、江汉平原南部、鄂西北大部及鄂西南局部地区降雨量偏多1-3倍,如随州、黄冈累计雨量达历史极值。 偏少区域 :鄂西北局部

健康知识 2025-04-07

湖北省年降雨量分布

湖北省年降雨量分布特征可综合概括如下: 一、空间分布特征 南北差异显著 湖北省年降水量呈现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南部地区(如鄂西南、鄂东南)降水量最多,年降水量可达1300-1690毫米;北部地区(如鄂西北)降水量较少,仅770-935毫米。 东西差异明显 东部的江汉平原及南部丘陵地区降水量多于西部高原及山区,形成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 二、时间分布特征 季节分配不均 夏季降水集中

健康知识 2025-04-07

湖北宜昌一年平均降雨量有多少

根据最新气象数据,湖北宜昌的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1124毫米 ,具体分析如下: 近年降雨量概况 2024年宜昌年降水量为857.5毫米,是1961年以来年平均降水量第四少的年份。 202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297.4毫米,比常年偏多7.6%,属于偏丰年份。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雨季集中在6-8月,5-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9%。 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存在明显干旱期

健康知识 2025-04-07

运动完之后立刻洗澡容易头晕恶心

运动完立刻洗澡容易头晕恶心,这是因为运动后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状态还未恢复正常。 运动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高速运转,血液循环加快,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和轮胎都在全力工作。而运动结束后,身体还没来得及“刹车”,如果这时立刻洗澡,尤其是热水澡,会使血管扩张,血液更多地流向皮肤表面。原本供应给大脑和内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大脑缺氧就容易导致头晕,内脏供血不足可能引起恶心

健康知识 2025-04-07
运动完之后立刻洗澡容易头晕恶心

湖北几月份雨水多

3月、6-7月 湖北的降雨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分为三个雨季时段: 一、主要雨季时段 3月(春季雨季) 湖北3月是近30年来雨水最多的月份,平均累计降水量达常年同期的2倍以上。武汉地区13天处于降雨状态,气温波动显著,最高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此阶段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天气呈现“春雨连绵”特点。 6-7月(梅雨季) 梅雨季节是湖北全年降水最集中的时期,通常从6月下旬持续到7月上旬

健康知识 2025-04-0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