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入伏的时间因年份和干支历法差异略有不同,但综合多来源信息可总结如下:
-
入伏时间范围
大暑与入伏的关系需结合干支历法判断:
-
若大暑处于甲子年(鼠年)或丙午年(马年),入伏通常在大暑后15天左右开始;
-
若大暑处于乙丑年(牛年)或己未年(羊年),入伏则可能推迟至大暑后20天左右。
-
-
具体时间参考
2023年大暑为7月22日-23日,入伏开始于7月26日(初伏),结束于8月15日(末伏),持续40天。
2024年大暑为7月22日-23日,入伏为7月26日,结束于8月15日,同样持续40天。
-
注意事项
-
大暑是三伏天中气温最高阶段,中伏通常最热,可能持续10-20天;
-
出伏后气温逐渐下降,但“秋老虎”现象(8-9月)可能延长炎热天气,实际转凉时间可能推迟至9月。
-
建议根据当年干支历法确定具体入伏时间,并做好防暑降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