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怀孕周期准不准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通常B超检查怀孕周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估算怀孕时长的方式。一般情况下,B超检查怀孕周期是比较准的,但也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存在一定误差。 1. 早期怀孕:如果是在怀孕早期进行B超检查,测量的胎儿大小等数据对于估算怀孕周期相对准确。因为早期胎儿发育的规律相对固定,通过测量胎囊大小、胎芽长度等能较好地推断怀孕周数。 2. 中期怀孕:怀孕中期胎儿发育速度相对稳定,B超检查可以通过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来确定怀孕周期,准确性也比较高,但如果胎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如生长过快或过慢,会影响结果准确性。 3. 晚期怀孕:在怀孕晚期,胎儿个体差异增大,有的胎儿可能体型较大,有的可能较小,而且胎儿体位等因素也会影响B超测量的准确性,所以对怀孕周期的估算可能会有一定偏差。 怀孕周期的准确判断除了B超检查外,还可以结合末次月经日期等信息综合判断。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产前抑郁测试有哪些

产前抑郁测试方法有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等,常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专为产妇设计,能有效识别风险但受主观因素影响;抑郁自评量表可初步筛查,操作简便但结果解读需专业人员且不一定能准确诊断。产前抑郁测试要综合多种方法与医生判断,若怀疑患病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科普文章 2025-01-20

附件炎症应该如何治疗

附件炎症治疗有药物、物理、手术等方法,治疗方案依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个体情况而定。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需足疗程用药和中药(如妇科千金片)。物理治疗借助温热良性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等,常见方法有红外线照射等。若形成输卵管积水等且保守治疗无效可手术。治疗要综合考虑多因素,患者应就医遵医嘱,同时注意个人卫生等。

科普文章 2025-01-20

孕妇大便有血的原因

孕妇大便有血通常由饮食不当、久坐、便秘、痔疮、肛裂等引起,也可能源于肠道息肉、肿瘤。饮食不当需调整结构,久坐要适当运动,便秘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痔疮、肛裂可温水坐浴、遵医嘱用药。常见治疗方法有调整饮食、运动、坐浴、用药等。若大便有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就医,孕期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1-20

孕妇能做哪些运动

孕妇可进行舒缓安全的运动。散步适合多数孕妇,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减轻不适,每天30分钟左右,在环境好空气清新处以舒适速度进行即可。孕妇瑜伽专门为孕妇设计,可增强柔韧性、力量与平衡感、缓解压力,但要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避免高难度动作。孕妇运动时要关注身体反应,不适则停止,这有助于自身与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20

人流后小腹微微疼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人流后小腹微疼可能由子宫收缩、术后感染、内膜受损、盆腔炎、人流不全等引起,也可能与宫颈炎、内膜异位症、精神紧张有关。常见治疗包括休息、热敷、喝红糖水、中药调理、用抗生素等。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同时人流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禁性生活和盆浴、均衡饮食、保持良好心态。

科普文章 2025-01-20

卵巢囊性结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囊性结构为卵巢内囊性肿物,形成原因复杂,有生理和病理因素。生理因素如卵泡、黄体囊肿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多可自行消失;病理因素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囊腺瘤。发现后需检查明确性质,小的生理性囊肿无症可定期复查,病理性或大的、有症状囊肿可能需手术,手术方式综合多因素决定,不同性质囊肿处理方式不同。

科普文章 2025-01-20

生化妊娠肚子疼得厉害吗

生化妊娠肚子疼程度因人而异,有轻微下腹坠胀感或较明显疼痛但通常不剧烈。其症状多不明显,部分女性有阴道流血且量不一定多,下腹疼痛情况不定。疼痛源于受精卵未着床致子宫内膜脱落刺激子宫收缩,而个体对刺激的感受反应不同,体质、疼痛敏感度和心理状态等会影响疼痛感受,疼痛大多较轻,严重或有异常症状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20

孕妇吃的鸡汤怎么炖最好

孕妇鸡汤炖煮方法多样,有清炖、加药材炖、加蔬菜炖等,清炖最常见。其步骤包括食材准备(选土鸡切块洗净、备葱姜蒜)、焯水(冷水入锅烧开撇浮沫后捞出冲洗)、炖煮(入炖锅加调料和适量水小火慢炖1.5 - 2小时)、调味(适量加盐)。孕妇喝鸡汤可补充营养,可依个人口味和身体状况调整炖法,清炖简单且营养保留多,还可搭配红枣、枸杞等食材。

科普文章 2025-01-20

孕妇补钙应该吃哪些食物

孕妇可通过多种食物补钙。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和海产品都富含钙且易吸收,能满足孕妇与胎儿发育需求。奶制品如牛奶钙磷比例合适,每100克约含100 - 120毫克钙;豆制品如豆腐每100克约含160毫克钙;绿叶蔬菜如菠菜每100克约含60 - 90毫克钙;坚果如杏仁每100克约含260毫克钙;海产品如虾每100克约含220毫克钙,搭配食用为佳。

科普文章 2025-01-20

怀孕后总是失眠的原因

怀孕后失眠指孕期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原因包括激素变化、尿频、身体不适、心理压力、孕期贫血等,也可能由胃食管反流、睡眠呼吸暂停等引起。常见治疗方法有调整作息、睡前放松、改善环境等。失眠原因复杂,建议就医明确后遵医嘱治疗,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睡眠习惯,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等。

科普文章 2025-01-20

人流一个月后没来月经的原因

人流一个月后没来月经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恢复慢、激素水平未恢复、情绪波动、内膜粘连、再次怀孕等,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引起。治疗方法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补充营养、调节情绪、物理治疗、药物调理等。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要注意生活细节,做好避孕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1-20

吃布洛芬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

布洛芬为常见解热镇痛抗炎药,吃布洛芬后发现怀孕时,胎儿受影响程度需依用药量、怀孕时间判断。受精卵着床前期用药对胎儿影响可能较小,但仍需密切观察发育;着床后孕早期大量用药会增加胎儿畸形风险,因这一时期是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期。怀孕时要严格产前检查,唐筛、大排畸等检查可及时发现胎儿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1-20

早期流产有哪些征兆

早期流产征兆有阴道流血、腹痛。阴道流血较常见,量少,颜色可为暗红或鲜红,是胚胎着床不稳或发育问题致内膜剥落,但也可能由宫颈病变引起。腹痛多为下腹疼痛,程度不同,由子宫收缩引起,若伴阴道流血,流产可能性增加,但也可能是宫外孕等疾病。不同个体有差异,这些征兆不一定意味着会流产,出现应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1-20

胎盘前壁是怎么回事

胎盘前壁为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位置正常时无需担心。子宫有前壁、后壁和侧壁等位置。若胎盘前壁且位置低,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会有风险,孕期可能出血,随孕周增加,胎盘若持续处于低位,会导致产前出血,影响胎儿娩出方式。胎盘前壁位置正常按常规产检、注意休息即可,前置胎盘则需密切监测并遵医嘱保障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1-20

羊水指数与羊水深度如何区分

羊水指数测量子宫四个象限羊水深度总和反映整体量,羊水深度是单一象限最大垂直深度体现局部状况。二者测量方式、反映内容、正常数值范围均不同,测量方式上前者是四象限深度相加,后者是一个象限最大垂直深度;反映内容分别为整体和局部羊水情况;正常范围分别是5 - 25cm和2 - 8cm,二者都是评估羊水量的重要指标,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胎儿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1-20

孕妇吃什么奶水会增多

孕妇孕期不必刻意增加奶水,产后乳汁分泌才是关键,孕期保证营养均衡即可。产后可通过饮食促进乳汁分泌,如摄入鱼肉、鸡肉等优质蛋白质,橙子、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有鲫鱼汤、猪蹄汤等汤类食物且要清淡。同时要注意,孕妇孕期饮食应全面均衡,产后乳汁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饮食只是其一,好心情、充足休息和正确哺乳方式也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1-20

孕妇出鼻血有哪些原因

孕妇鼻出血可能由空气干燥、碰撞、激素变化、鼻腔炎症、高血压等引起,也可能源于血液疾病、结构异常、过敏等。空气干燥可加湿空气、滴鼻保持湿润;碰撞采取压迫、冷敷止血;激素变化需调整生活习惯;鼻腔炎症遵医嘱用药;高血压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治疗方法还有冷敷、压迫止血等,出现鼻出血应就医,避免不良习惯与情绪波动。

科普文章 2025-01-20

宫颈有炎症应该怎么办

宫颈炎症需综合处理,涉及多方面。要注意个人卫生,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刺激物、勤换棉质透气内裤;调整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减少性生活频率且用安全套;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如用甲硝唑、氟康唑等,需遵医嘱正确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治疗要依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患者要配合医生并注重日常护理预防。

科普文章 2025-01-20

nst检查的含义是什么

NST检查即无应激试验检查,通过电子胎儿监护仪观察胎儿心率变化评估其宫内状况。其原理是胎儿受胎动或宫缩刺激时心率加速,若有足够次数和幅度的心搏加速则胎儿状况良好,反之可能缺氧。NST临床应用广,能助医生了解胎儿安全与否并提供处理依据,对高危孕妇和近预产期未分娩者重要,但结果解读不绝对,可疑时需综合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1-20

人流后出血很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人流后出血少可能由子宫收缩良好、手术彻底、凝血好、内膜损伤小、人流不完全等原因造成,也可能与个体差异、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观察、休息、营养补充、用宫缩剂、必要时清宫等。不同原因下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子宫收缩良好需休息营养,手术彻底要防感染等。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还要关注身体状况,保持良好心态。

科普文章 2025-01-20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