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黑眼圈很重是什么病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女性黑眼圈很重不一定是疾病导致,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常见原因有睡眠不足、遗传、内分泌失调,还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慢性肝病等疾病引起。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1. 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中含氧量降低,代谢废物堆积,使眼周皮肤颜色加深,形成黑眼圈。改善睡眠后,黑眼圈通常会有所减轻。 2. 遗传:遗传因素可使眼周皮肤较薄,皮下血管颜色更容易显现,从而形成黑眼圈。这种黑眼圈通常从小就有,且难以通过日常护理完全消除。 3. 内分泌失调:女性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眼周血液循环,导致黑眼圈。另外,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使代谢减慢,出现黑眼圈。 4. 过敏性鼻炎:患有过敏性鼻炎时,鼻黏膜肿胀、鼻塞,导致眼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形成黑眼圈。同时,患者常因鼻痒而揉搓眼睛,加重眼周皮肤损伤。 5. 慢性肝病: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下降,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眼周毛细血管扩张,出现黑眼圈。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女性黑眼圈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不一定是疾病,也可能是生理现象。若黑眼圈长期不消退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对改善黑眼圈有帮助。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妇科炎症会导致胎儿缺氧吗

妇科炎症不一定致胎儿缺氧,与炎症类型等因素有关。轻度阴道炎局限于阴道局部,影响小,不易致胎儿缺氧,因其产生有害物质少难影响胎盘供氧。重度盆腔炎可蔓延致子宫及周围组织,引发子宫收缩异常,影响胎盘血液供应,有致胎儿缺氧风险。孕晚期宫颈炎症可致宫颈局部环境改变引发胎膜早破,处理不及时会致羊水过少,胎儿有缺氧危险。孕妇发现妇科炎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科普文章 2019-11-29

清宫和无痛人流一样吗

清宫和无痛人流有诸多不同。目的上,清宫用于清除子宫内残留组织;操作过程中,无痛人流通过负压吸引吸出胚胎等组织,清宫根据残留情况用刮匙等器械清理;对子宫影响方面,无痛人流操作得当损伤小,清宫处理残留组织易致组织粘连,损伤风险在某些情况更高。二者均为妇科常见操作,需在正规机构进行且术后注意休息和预防感染。

科普文章 2019-03-03

孕妇喝椰子好吗

孕妇一般可以喝椰子,椰子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其钾元素对孕妇生理功能有益,椰子水可补充水分和营养,但要适量饮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此外,孕妇应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如苹果、香蕉,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做到饮食营养均衡。

科普文章 2019-03-05

绝经早好吗

通常绝经早指 40 岁前绝经,一般不好,需结合个体状况判断。卵巢早衰致雌激素减少,引发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生育方面,过早绝经使生育能力提前丧失,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受影响;心理上,绝经早让女性更早面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出现绝经早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科普文章 2019-09-09

口服紧急避孕药后怀孕可能性有多少

口服紧急避孕药怀孕可能性 2%-4%,其通过多种机制避孕但非 100%有效。药物吸收、个体差异、服用时间等影响避孕效果。服药后若出现月经推迟等疑似怀孕症状需就医检查确定。紧急避孕药不能作常规避孕法,频繁使用会致月经紊乱,且在无保护性行为后 72 小时内服用效果佳,超时间避孕效果大打折扣。

科普文章 2019-09-07

试管婴儿容易流产吗

试管婴儿和自然受孕流产概率通常无明显差异,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母体年龄越大、胚胎质量不佳、内分泌失调、子宫环境不良等,都会增加流产风险,如35岁以上女性、胚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子宫畸形等情况。试管婴儿不一定易流产,备孕前应做好身体检查、调理身体,孕期遵医嘱定期产检,可降低流产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7-18

头晕干呕是怀孕了吗

一般情况下,头晕干呕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怀孕时激素变化易致早孕反应如头晕、干呕,还可能伴停经、乳房胀痛。疾病方面,颈椎病可因压迫血管神经致头晕干呕,美尼尔氏综合征内耳迷路积水致头晕伴耳鸣听力下降及干呕,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也会出现。此外,还可能与贫血、低血糖等有关,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科普文章 2019-09-12

经期能吃感康吗

经期一般能吃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康含多种成分,可解热、镇痛、抗病毒,缓解感冒症状。经期服用通常不影响月经周期、经量等。不过,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对其成分过敏者不能服用,用药前要告知医生自身健康及用药史。同时,需严格按说明或遵医嘱服用。若服药后不适或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9-10

月经期能做尿常规吗

月经期指女性每月子宫内膜脱落出血,一般不建议此时做尿常规检查,以免月经血混入致尿液样本不准确,干扰病情判断,可能误诊。特殊情况如紧急需做尿常规,要注意避免经血混入,可采用清洁导尿留取中段尿减少污染。非紧急情况下,最好避开月经期,以保证检查结果准确,助医生正确诊断病情。

科普文章 2019-08-08

孕妇7个月能坐飞机吗

怀孕 7 月孕妇乘机情况:身体好可坐,选舒适位做好防护;有早产等疾病及特殊情况不适合;需了解航空公司规定。

科普文章 2019-03-19

洗纹身后起水泡要挑破吗

洗纹身后起的小水泡一般不建议挑破,通常1 - 2周可自行吸收;若水泡大影响生活,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在严格消毒下挑破,自行挑破易感染。洗纹身多采用激光治疗,起水泡是皮肤应激反应。挑破可能致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等症状,感染后要及时就医用药。洗纹身后要注意保持创面清洁、防晒、合理饮食,不自行处理水泡,以利恢复。

科普文章 2019-11-11

高抬腿可以瘦大腿和屁股吗

高抬腿对瘦大腿和屁股有一定帮助,但效果因人而异。它能减少大腿脂肪,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燃烧;带动臀部脂肪代谢,减少多余脂肪。还可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使腿部更有力;提升臀部肌肉紧致度,让臀部更挺翘。不过,需长期坚持且方法正确,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拉伸和放松,避免运动损伤。

科普文章 2019-11-11

月经不调可以做试管吗

月经不调不一定影响做试管,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卵巢功能。病情轻微、卵巢功能正常者,如因生活习惯等致月经不调,可做试管;病情严重、卵巢功能受损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患者,做试管较困难;因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导致的,需先治疗。总之,需综合判断,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决定是否试管助孕。

科普文章 2020-07-18

孕妇右边腿手肿了是怎么回事

孕妇右边腿手肿原因多样,可能是长时间同一姿势、右侧肢体受压、盐分摄入过多、妊娠期高血压、肾脏疾病等,也可能是静脉血栓、低蛋白血症、心脏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适当活动、按摩、抬高肢体、控制盐分摄入、穿宽松衣物等,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如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用药需遵医嘱。孕妇应定期产检、注意休息、均衡饮食、控制体重。

科普文章 2020-07-18

哺乳期可以用消糜栓吗

哺乳期一般不建议自行用消糜栓。其部分药物成分可能吸收入血进入乳汁,虽量尚不明确,但为安全应谨慎。使用前要评估病情,症状轻微可先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严重时需医生指导。可优先选相对安全的替代疗法,如注意卫生、用外用洗液。若必须用,要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以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7-18

做过人流手术会引起链球菌感染吗

一般人流手术本身不直接致链球菌感染,若手术卫生条件差或术后护理不当则有风险。手术规范且护理好,在正规医院按医嘱护理、抵抗力正常时通常不感染;若手术环境不佳、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过早性生活、不注意外阴清洁等,细菌包括链球菌可能侵入引发感染。人流术后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需重视护理避免不良情况。

科普文章 2019-11-11

流产后能吃红豆汤吗

流产后一般能吃红豆汤。红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等营养成分,蛋白质助受损组织修复,维生素B族增强抵抗力,铁可防缺铁性贫血;其健脾益胃,能调理肠胃、促进消化;还可利水消肿,减轻流产后水肿症状。不过,喝红豆汤要适量,且饮食应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配合休息、清洁外阴及定期复查,促进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19-09-16

打了瘦脸针当月怀孕了会有影响吗

一般打瘦脸针当月怀孕有影响,与多种因素相关。瘦脸针成分若为肉毒素,怀孕早期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发育致畸形风险增加。注射剂量大,不良影响可能性高。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孕妇对瘦脸针反应和耐受不同,影响有大有小。瘦脸针在美容领域应用广,但备孕或孕期应避免,若当月怀孕应就医检查,监测胎儿发育,遵医嘱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科普文章 2019-03-07

无创DNA可以代替唐筛吗

唐筛为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成本低适合初筛,主要筛查 21 - 三体、18 - 三体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无创 DNA 检测胎儿游离 DNA,范围更广,准确性更高但费用贵,适用于唐筛临界风险或错过唐筛者。两者虽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但不能相互替代,孕妇应依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检测方法。

科普文章 2019-09-16

避孕药可以丰胸吗

避孕药不能真正丰胸,还可能有健康风险。其含雌激素和孕激素,服用后激素水平变化使乳腺组织增生水肿,让人觉胸部变大,但这只是暂时的,停药后乳房会恢复原状。长期服用会打乱内分泌、造成月经紊乱,增加妇科疾病几率。不建议用避孕药丰胸,可通过适当胸部锻炼、合理饮食等科学健康方式,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

科普文章 2019-09-1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