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全切除对人有什么影响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子宫全切除对人的影响主要包括生育和月经功能丧失、盆底功能改变、卵巢功能受影响、心理变化。生育和月经功能丧失是直接后果,盆底功能改变可能引发不适,卵巢功能受影响会带来激素变化,心理上也可能出现波动。 1. 生育和月经功能丧失:子宫是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切除后女性无法再生育,月经也会停止,这是子宫全切除最直接的影响。 2. 盆底功能改变:子宫切除后,盆底的支撑结构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盆底脏器脱垂,部分人会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有坠胀感或排尿、排便异常。 3. 卵巢功能受影响:子宫和卵巢的血运存在一定关联,切除子宫可能影响卵巢血供,使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出现类似更年期的症状。 4. 心理变化:失去子宫可能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子宫全切除会给女性身体和心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生育和月经功能的丧失不可逆转,盆底功能和卵巢功能也会发生改变,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术后要关注身体恢复,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注重心理调节,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变化。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下腹部脂肪堆积怎么减

下腹部脂肪堆积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内分泌失调和遗传有关。日常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保证睡眠改善。若效果不佳,可选择腹部按摩、燃脂霜、射频溶脂、超声溶脂、吸脂术等医美方式。各方法效果和风险有别,如按摩较安全但需长期坚持,吸脂效果持久但有感染等风险。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饮食和休息,养成良好习惯防脂肪再堆积。

科普文章 2019-11-15

激光去痘坑多久能恢复

激光去痘坑后皮肤恢复自然一般需1 - 3个月,具体因人而异。恢复分五个阶段:0 - 3天红肿期,因激光刺激有炎症;4 - 7天结痂期,红肿消退创面结痂;8 - 15天脱痂期,痂皮脱落,新生皮肤娇嫩;16天 - 1个月修复期,颜色差异减小;1 - 3个月稳定期,基本恢复自然。恢复时要注意清洁、防晒、饮食,勿搔抓,遵医嘱用修复产品。

科普文章 2019-11-11

子宫血管瘤危险吗

一般情况下,子宫血管瘤是否危险取决于多种因素。较小且无变化的一般危险小,不会致明显症状及影响子宫功能和生育能力;较大或生长迅速的危险大,会压迫周围组织器官致腹痛等症状,生长迅速还可能破裂出血,导致严重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并影响生育功能。因其少见,诊断时需与子宫肌瘤等鉴别,准确诊断对评估危险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19-11-15

抽脂会疼吗

抽脂疼痛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抽脂时因麻醉通常无痛感,常用局部和全身麻醉。术后麻醉消退会有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抽脂部位、面积有关,如面部抽脂疼痛轻、时间短,腰腹部则反之。此外,个人疼痛耐受、医生技术、恢复情况也会影响疼痛程度。患者术前应与医生沟通,术后做好护理,以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19-11-15

子宫内膜23mm是癌吗

一般情况子宫内膜 23mm 不一定是癌,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致激素失衡致内膜过度增生,非癌可调激素;子宫内膜息肉致局部增厚为良性,手术切除可恢复;子宫内膜癌为恶性,增厚时可能伴不规则流血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19-11-15

脂肪脸怎么瘦下来

脂肪脸多因面部脂肪堆积,常见瘦脸方法有面部吸脂术、A型肉毒毒素注射、射频溶脂、光纤溶脂、超声溶脂。面部吸脂维持久但有感染等风险;A型肉毒毒素注射维持3 - 6个月,可能咬肌无力;其他几种维持6 - 12个月,也各有不良反应。医美瘦脸有风险,治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治疗后要遵医嘱护理,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1-15

假体隆胸是否可以终生放置

假体隆胸不一定能终生放置,取决于个人身体与假体情况。可维持现状的情况包括身体无不适反应、假体性能稳定、审美无变化;需取出或修复的情况有出现排异反应、假体破裂或渗漏、包膜挛缩。此外,假体隆胸有感染、出血等风险,即便能长期放置,也需定期检查,日常注意保护乳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科普文章 2019-10-16

割双眼皮后畏光正常吗

割双眼皮后短时间畏光一般正常,长时间则不正常。正常情况多因手术刺激,1 - 2周内随伤口恢复会缓解。异常情况可能是炎症反应,如结膜炎、角膜炎,也可能是角膜损伤。缓解畏光可戴墨镜、注意休息。若畏光超2周无缓解或有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总之,需区分情况,必要时及时诊治。

科普文章 2019-11-15

臀部吸脂后能坐吗

臀部吸脂后1 - 2周内不建议长时间坐,2周后或肿胀基本消退可逐渐尝试坐,但要避免久坐。其通过负压吸引吸出多余脂肪塑形,术后身体自我修复,吸脂部位组织愈合、肿胀消退。长时间坐有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肿胀疼痛、局部凹凸不平风险,出现问题需及时就医。术后还需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穿弹力塑身衣、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休息。

科普文章 2019-11-15

宫外孕对子宫伤害大吗

一般而言,宫外孕对子宫伤害相对小,未破裂时胚胎在子宫外生长,对子宫直接伤害不大,但激素水平变化有间接影响。破裂时会引起腹腔内出血,导致子宫周围组织器官受浸润、粘连,影响血运,严重时影响子宫正常功能。宫外孕危险,怀疑时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并处理。

科普文章 2019-09-04

紧急避孕药会导致月经提前吗

紧急避孕药会影响月经周期,可能导致月经提前、推迟或紊乱,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与服药时间、个人体质等有关。其含大量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致月经提前;抑制排卵、延长黄体期使月经推迟;激素水平波动大会造成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前半段服药影响可能更大,不同人对药物反应也不同。女性应谨慎用药,月经异常久未恢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3-05

流产后多久可以运动减肥

流产后运动时间因人而异。一般2周 - 1个月可适度运动,运动减肥建议在1个月 - 3个月后。流产后2周内身体虚弱,应多休息,2周后身体恢复良好可进行轻度活动。运动减肥强度大,需等身体完全恢复,个体差异会影响恢复时间。运动中出现不适要立即就医。运动减肥应循序渐进,保证营养均衡,定期复查确保身体适合运动。

科普文章 2019-09-05

两个子宫可以怀孕吗

双子宫可怀孕,与子宫发育状况相关。发育正常时怀孕可能性大,但孕期需密切监测以防流产早产;发育异常会影响受孕,增加受孕难度和孕期并发症风险。双子宫女性有怀孕计划应就医全面检查评估子宫及卵巢功能,孕期严格遵医嘱做好保健,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8-15

腺肌症能过夫妻生活吗

腺肌症患者能否过夫妻生活取决于症状及病情。症状轻如痛经不重、月经量增不多可正常过,遇不适应停止休息;症状重如痛经严重、月经量多致贫血,会影响夫妻生活质量,患者可能抵触,需先治疗,可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止痛(遵医嘱)或达那唑调节激素水平(需医生指导)。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习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8-20

怎样才能绝经

绝经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停止的生理过程,分自然绝经和医疗干预绝经。自然绝经是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多在45 - 55岁自然发生,无需特殊干预。医疗干预绝经包括手术切除卵巢和药物抑制卵巢功能,但前者会引发潮热等症状,后者有副作用。绝经是重要生理转变,若非必要不建议人为干预,有特殊需求需与医生沟通权衡。

科普文章 2019-09-15

浸润性宫颈癌治愈率高吗

浸润性宫颈癌治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治愈率约 90%,中晚期五年生存率 20%-50%。临床分期上,早期局限治愈率高,中晚期扩散则低;病理类型中,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好,腺癌稍差;治疗方法上,综合治疗及规范方案关键;患者身体状况好、免疫力强,治愈率相对高;积极心态也利于提高治愈率。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患者需积极配合。

科普文章 2019-09-08

孕期胃疼会影响胎儿吗

孕期胃疼是否影响胎儿取决于程度和原因。轻微胃疼如子宫增大压迫所致,通常不影响胎儿,因其未影响母体营养摄取和机能。严重胃疼如胃溃疡等疾病引发,可能影响胎儿,因其会致子宫收缩影响胎儿血液供应且影响母体食欲。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孕期胃疼,部分药物可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孕期女性身体特殊,出现胃疼应及时就医,勿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19-03-17

自然流产后可以吃水果吗

自然流产后通常能吃水果,水果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苹果中的果胶能促进肠道蠕动,但要适量食用,过量会致胃肠不适,因流产后身体弱、胃肠功能可能受影响。自然流产后的饮食应多样化,除水果外还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与新鲜蔬菜,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科普文章 2019-08-21

宫腔镜和腹腔镜有什么区别

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多方面存在区别。检查部位上,前者针对子宫内部,后者用于腹腔脏器。进入途径方面,宫腔镜经阴道、宫颈入子宫,腹腔镜需在腹部切口插入器械。观察范围上,宫腔镜仅看子宫内,腹腔镜可查腹腔和盆腔。适用疾病不同,创伤程度也有差异,宫腔镜创伤小、恢复快,腹腔镜稍大、恢复稍慢。患者应依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检查或治疗方式。

科普文章 2019-03-05

经期前乳头疼正常吗

经期前乳头疼通常为月经来潮前乳头部位疼痛,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与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促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促乳腺腺泡发育致乳头敏感性增加)有关,疼痛较轻微且月经来潮后缓解。若疼痛剧烈或伴有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乳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导致)、乳腺癌(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等有关)等疾病引起。女性应关注乳房健康,定期自我检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9-0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