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几个月会有胎动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怀孕18周到20周会开始感觉到胎动。 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躯体活动,冲击到子宫壁而使孕妇感觉到。初产妇感觉到胎动的时间通常会晚一些,多在怀孕18周到20周。经产妇由于有过怀孕经历,相对比较敏感,可能在18周前就能感觉到胎动。胎动出现的时间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孕妇的腹部脂肪厚度、胎儿活动的强度等都会影响孕妇感知胎动的时间。如果超过20周仍未感觉到胎动,或者胎动出现后又突然消失、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了解胎儿的情况。 孕妇在孕期要学会正确数胎动,这是自我监护胎儿宫内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正常胎动每2小时不少于10次。孕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产检,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hcg翻倍多少为葡萄胎

正常妊娠 hcg 孕早期 48 小时左右翻倍,葡萄胎时 hcg 增长异常快,是正常翻倍速度数倍。葡萄胎是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致间质水肿成葡萄状,异常细胞增生致 hcg 大量分泌远超正常。发现 hcg 增长异常快应就医,超声等检查确定是否为葡萄胎。确诊后需及时治疗,治疗后要密切监测 hcg 水平,因其有恶变可能,即使治疗后 hcg 水平也可能再次升高,定期复查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0-06-28

女性安全期是什么时候

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安全期为月经来潮前 7 天和结束后 8 天。正常排卵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卵子存活 1 - 2 天,精子存活 2 - 3 天,排卵前后易受孕,其余为安全期但非绝对安全,受情绪等因素影响排卵会提前或推迟。女性不想怀孕即使在安全期也应避孕,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需就医检查,且身体状况变化会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以往安全期计算准确也需适时调整避孕或备孕计划。

科普文章 2020-06-27

白带过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白带过多原因多样,可能是排卵期、怀孕等生理因素,也可能是压力大、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理因素,还可能由盆腔炎等引起。治疗依病因不同,有注意卫生、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物理及手术治疗等。如排卵期和怀孕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压力大需调整生活方式,阴道炎、宫颈炎多采用药物治疗。日常要注意私处护理和定期妇科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6-27

白带多月经不来是怎么回事

白带多月经不来的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营养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癌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卵巢囊肿、垂体瘤等。治疗有调整生活作息、舒缓情绪、补充营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生活作息不规律要调整作息运动,情绪波动需舒缓情绪,营养不良要补充营养,多囊卵巢综合征药物治疗结合生活调整,宫颈癌手术配合放化疗,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注意卫生。

科普文章 2020-06-27

乳头疼是排卵结束了吗

乳头疼不一定意味着排卵结束,与多种因素有关。生理上,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变化可致乳头疼痛,排卵前后及怀孕时都可能出现,不一定意味着排卵结束或开始。病理上,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也会引起乳头疼痛,伴红肿、发热或乳房肿块等症状。乳头疼痛与排卵无必然联系,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6-27

孕期霉菌能自愈吗

孕期霉菌感染情况各异。轻度感染自身免疫力强且注意清洁可自愈;反复感染如孕妇有基础疾病或卫生习惯差,难以自愈需积极治疗;重度感染症状明显,自愈可能性小需及时治疗。孕期生理变化致霉菌感染几率增加,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勿自行判断是否自愈。

科普文章 2020-06-27

白带能检查出宫颈癌吗

一般情况下,白带检查不能直接查出宫颈癌。其可检测阴道炎症,白细胞增多等提示炎症,与宫颈癌无直接关联。宫颈癌早期或癌前病变时白带虽有变化但不具特异性,需进一步行宫颈细胞学等检查确诊。宫颈癌与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有性生活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 HPV 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

科普文章 2020-06-27

一着床就能测出怀孕吗

一般情况下,一着床不一定能马上测出怀孕。因受精卵着床后虽开始分泌 hCG 但刚着床时激素水平低,可能达不到验孕棒或早孕试纸检测浓度,且不同检测方法敏感度不同,如验孕棒敏感度低,血液检测相对敏感但刚着床时也可能检测不出。怀孕检测受多种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怀孕可能,可过几天再次检测。

科普文章 2020-06-27

激素六项检查怎么做

激素六项检查方法有静脉采血、放射性核素检查、尿液检测等,静脉采血最常见。检查前要空腹8 - 12小时、避免油腻高蛋白食物、保证睡眠、避免熬夜运动,女性检查时间有要求。采血时选手臂静脉消毒后穿刺采3 - 5毫升血。采血后棉球压迫止血3 - 5分钟且短时间内采血部位不沾水。该检查检测六种激素水平,对多种疾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科普文章 2020-06-27

怀孕失眠睡不着怎么办

怀孕失眠指孕期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可从多方面缓解,心理上家人多关心、孕妇自我放松;饮食上睡前不过量进食饮水、可适量喝温牛奶;运动要适度且不在临睡前进行;作息规律,固定时间且避免白天过长午睡;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凉爽,选舒适床垫枕头。孕妇可从这些方面调整改善失眠,保障自身与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6-27

着床需要几天

受精卵着床通常需 6 - 7 天,形成后向子宫移动并细胞分裂,到达子宫腔后寻找合适位置着床。此期间若女性身体异常,如腹痛严重、阴道大量出血,可能着床失败或有其他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检查,可通过检查血液激素水平、超声等判断。备孕时女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利于受精卵正常着床和胚胎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0-06-29

胎儿入盆后胎动会减少吗

胎儿入盆后胎动可能减少,存在个体差异。胎儿正常适应时,因活动空间变小致胎动幅度减小,只要 12 小时胎动次数大于 10 次无需担心;若胎动突然明显减少(12 小时胎动次数小于 10 次),可能是缺氧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胎动是反映胎儿健康重要指标,孕妇孕期要学会正确数胎动,即使入盆后胎动减少,异常胎动都应重视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科普文章 2020-06-29

染色体检查是抽血吗

染色体检查常见取样方式有外周血(抽取静脉血提取有核细胞,操作简单创伤小,适多情况如遗传病初筛)、羊水(孕妇产前诊断用,含胎儿脱落细胞可反映胎儿染色体情况,属侵入性有风险)、绒毛(孕早期获取检测胎儿染色体,侵入性有致流产风险)、骨髓(某些血液疾病诊断用,能反映造血系统染色体状态)。不同方式适不同情况人群,需医生评估选最合适。

科普文章 2020-06-29

孕36周胎动频繁正常吗

孕 36 周胎动频繁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正常时孕晚期胎儿活动空间小,自身活跃或受外界刺激会致胎动频繁,只要有规律节奏就无需担心,是胎儿健康活力表现。异常则是胎动突然频繁无规律,可能因脐带绕颈过紧、胎盘功能异常致胎儿缺氧引起。孕晚期孕妇应每天认真数胎动,12 小时约 30 - 40 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心态对胎儿健康重要。

科普文章 2020-06-29

怀孕反应多久会消失

怀孕反应多在 12 周后渐消,也可能持续至 20 周左右。由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所致,早期 hCG 升高致恶心等症状,12 周后 hCG 下降反应减轻,但孕妇个体差异致反应消失时间不同。若反应严重需就医。反应期间孕妇应饮食清淡、少食多餐,避免油腻刺激食物,同时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心态。

科普文章 2020-06-29

饿的快是早孕反应吗

一般饿的快可能是早孕反应,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早孕时激素变化致新陈代谢加快易饿,是满足胎儿需求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激素分泌多致高代谢易饿,伴多汗等症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异常致细胞摄取葡萄糖障碍易饿,伴多饮等症状。此外,运动量突增、肠胃功能紊乱也可能致饿快。怀疑早孕可验孕,其他疾病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6-29

孕妇4个月能吃冰激凌吗

孕妇4个月不建议吃冰激凌。因为冰激凌低温会使孕妇胃肠道血管收缩,致消化功能降低,引发腹痛、腹泻,影响胎儿发育,且其糖分和脂肪多,过量食用会增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风险。孕妇孕期应多吃新鲜蔬果、优质蛋白食物,避免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高糖高盐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科普文章 2020-06-29

宫颈癌哪些东西不能吃

宫颈癌患者饮食有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会加重不适影响恢复;油腻食物像油炸品不易消化加重肠胃负担;烟熏腌制食物如咸鱼、腊肉含致癌物质;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冰淇淋伤脾胃;含激素食物如蜂王浆影响病情。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原则,多吃果蔬和富含蛋白质食物以提高抵抗力。

科普文章 2020-06-29

宫缩5分钟一次多久能生

初产妇宫缩 5 分钟一次到分娩需 12 - 18 小时,经产妇需 6 - 8 小时。初产妇宫颈紧致宫口扩张慢,规律宫缩至宫颈口完全扩张约 11 - 12 小时,经产妇约 6 - 8 小时,胎儿娩出还需 1 - 2 小时。产程中若宫缩 5 分钟一次且无进展或有破水、阴道大量出血等异常应就医。孕妇宫缩时应保持放松,适当走动助产程,饮食选易消化高热量食物补充体力。

科普文章 2020-06-29

宫颈糜烂手术后多久可以同房

宫颈糜烂手术后 2 到 3 个月一般可同房。手术会损伤宫颈组织,过早同房易感染,影响创面愈合,术后 1 - 2 周脱痂期可能少量阴道出血。恢复好、无异常约 2 个月可同房,恢复慢或有并发症则需 3 个月甚至更久。术后要注意卫生、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未恢复前避免同房和盆浴,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29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