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饥饿性大便?
主要是通过患儿的情况、大便的频率、性状以及腹泻的原因来综合分析,饥饿性大便也称为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食太少,从而引起的腹泻。
患者处于饥饿状态时胃肠道的蠕动会增快伴随着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消化液增多,于是出现腹泻。
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儿,因为害怕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的限制进食量或者只喂汤水,从而产生胃肠道蠕动增加,排出稀清的粘液便。
如果这时家长误认为患儿出现肠炎,将进一步限制其进食量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加剧病情。
饥饿性大便的特点就是排便次数频繁,但是量很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是棕色的粘液便里面还有奶块,主要成分是肠道的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