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的两侧有什么

子宫两侧有卵巢和输卵管,卵巢能排卵,输卵管是精子卵子相遇处。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子宫两侧主要是输卵管和卵巢,它们共同组成了女性内生殖器中的附件部分。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卵的通道,卵巢则具有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的功能。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带上缘内,内侧与子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呈伞状,与卵巢接近。它可以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其中壶腹部是受精的场所。卵巢是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是产生与排出卵子,并分泌甾体激素的性器官。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成年女性的卵巢约4cm×3cm×1cm大小,重5 - 6g,呈灰白色。此外,子宫两侧还有阔韧带、圆韧带等支持结构以及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组织。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子宫两侧的输卵管和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育和内分泌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输卵管保证了卵子和受精卵的运输,为受孕创造条件;卵巢则通过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生殖功能和第二性征。同时,周围的韧带、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为子宫及其附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保障了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行。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定义是什么

多发性子宫肌瘤指子宫内有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肌瘤,是常见妇科良性肿瘤。其病因与女性性激素相关,但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等症状,还可能导致不孕或流产,不过部分患者也可能无症状。该疾病会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若有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小肌瘤是什么

子宫小肌瘤是直径小于5厘米的子宫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其发病与女性性激素相关,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促其生长。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人会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表现。小肌瘤对周围组织压迫较轻,但随其生长可能引发尿频、腹痛、不孕等问题,因此需定期检查关注变化。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小肌瘤可能是啥情况

子宫小肌瘤是体积较小的子宫平滑肌瘤,多数患者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有月经量多、腹痛等表现。其发生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不同生长位置的肌瘤影响有别,黏膜下和部分肌壁间肌瘤可致月经异常,浆膜下肌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子宫小肌瘤由多种因素引发,定期复查很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3-22

什么是子宫癌

子宫癌是子宫部位恶性肿瘤统称,主要指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分别源于子宫体和子宫颈细胞癌变。子宫内膜癌发病与雌激素刺激等有关,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早期症状;子宫颈癌主因HPV持续感染,早期或无症状,后期有接触性出血等。诊断靠妇科、影像及病理检查,治疗依分期和身体状况定,含手术、放化疗等。早诊早治对预后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癌前病变是什么

子宫癌前病变是子宫颈或子宫内膜细胞异常但未癌变的病理状态,异常细胞可能发展为癌,也可能不变或逆转。常见类型有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HPV感染有关,分低、高级别,高级别发展为癌风险高;还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激素失衡有关,有月经紊乱等症状,发展为癌概率较高。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对预防子宫癌很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纤维瘤的定义

子宫纤维瘤即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有宫体肌瘤、肌壁间肌瘤等多种类型。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经量增多、下腹部包块等,还可能因压迫出现尿频、排便困难等。诊断依靠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患者若有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是何种疾病

子宫颈上皮瘤样病变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常见于25 - 35岁女性。其发病主要和HPV感染有关,多个性伴侣等也是高危因素。临床上分低、高级别,低级别约60%可自然消退,持续2年需治疗;高级别有癌变潜能,通常要手术。诊断依靠多种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预防子宫颈癌意义重大。

名医问答 2025-03-22

什么是子宫前壁肌瘤

子宫前壁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是生长于子宫前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发生与女性性激素相关。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其大小和数量差异大。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3-22

什么是子宫颈瘤

子宫颈瘤即子宫颈肌瘤,属子宫肌瘤特殊类型,是良性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肿瘤。其发生或与女性性激素相关,育龄期女性更易因激素刺激发病。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月经异常、压迫症状。诊断依靠妇科检查、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治疗依肌瘤大小和症状定,小且无症状定期复查,大或有症状可手术,也可用药物控制,患者应遵医嘱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3-22

卵巢腺癌的定义是什么

卵巢腺癌是卵巢上皮性癌常见病理类型,源于卵巢表面及腺上皮。发病与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如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病风险。组织学有腺管或腺泡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强,易转移。早期症状隐匿,后期有腹胀、腹痛等表现。治疗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手段,手术为主,化疗常用紫杉醇、卡铂,用药需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切片指的是什么

子宫切片是重要的病理检查方法,可辅助疾病诊断、判断预后。获取方式多样,包括诊断性刮宫、宫颈活检、子宫切除标本切片。获取组织后,经固定、脱水等步骤包埋在石蜡块中,切成4 - 6微米薄片并染色,再用显微镜观察。该检查能准确判断病变良恶性、确定肿瘤类型等,为子宫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关键依据,助力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名医问答 2025-03-22

埋线双眼皮淤青发紫如何消除

埋线双眼皮后淤青发紫一般属正常,因手术损伤血管、凝血异常或术后护理不当所致。解决方法多样,早期冰敷可收缩血管,3 - 4天后热敷促进淤血吸收,还可涂抹活血化瘀药物。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等医美手段也有效果,但存在一定风险。恢复期间要做好伤口护理,冰敷、热敷注意温度时间,用药遵医嘱,医美选正规机构,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

名医问答 2025-03-22

埋线双眼皮淤青发紫怎么消除

埋线双眼皮后淤青发紫一般属正常,多因手术损伤血管、血液渗出皮下,也可能与凝血异常、护理不当有关。解决方式多样,生活中可冰敷热敷、多休息;可涂抹活血化瘀药膏;医美有光子嫩肤等方法。各方法效果维持时间和风险不同。消除期间要做好伤口护理、注意饮食和休息,医美治疗选正规机构,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肌瘤是怎样的情况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30 - 50岁女性。其发生与女性性激素相关,按生长部位和与子宫肌壁关系有多种类型。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等,症状与肌瘤部位、大小和有无变性相关。了解子宫肌瘤特征有助于女性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处理肌瘤问题。

名医问答 2025-03-22

割双眼皮失败了如何处理

双眼皮手术效果不理想通常不正常,原因包括医生技术不佳、术前设计不合理、术后护理不当等。解决方式多样,有等待恢复观察、热敷、涂抹祛疤膏、眼部按摩、再次手术修复等,且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同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与风险。双眼皮修复手术存在感染等风险,术后需做好伤口护理、饮食调节、休息及复诊,以促进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3-22

瘢痕子宫是什么

瘢痕子宫是子宫经历手术留下瘢痕的状况,常见于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术后。手术致子宫肌层和内膜受损,机体修复后形成瘢痕组织。剖宫产是最常见原因,随剖宫产率上升,瘢痕子宫发生率增加。瘢痕组织弹性与正常组织不同,再次妊娠、分娩等时可能有子宫破裂等风险,威胁母婴安全。此类女性后续需谨慎,做好评估和监测。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脱模是怎么回事

子宫脱模通常指子宫内膜脱落,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月经周期出现,体现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转。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使子宫内膜先增厚,若未受孕则脱落出血成月经。怀孕流产及子宫内膜炎、癌等疾病也会致内膜脱落。正常脱落保障月经和生殖系统健康,异常则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女性要关注月经,异常时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2

未成年胸部下垂怎么解决有啥办法

未成年胸部下垂可能由快速减重、缺乏锻炼、内衣不合适、遗传、不良姿势等因素导致。日常可通过均衡饮食、加强锻炼、选合适内衣、保持良好姿势来改善。严重时可采用玻尿酸填充、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等医美方式,但效果因人而异。未成年若非必要不建议过早医美,若选择需选正规机构和有经验医生,术后按医嘱护理,且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3-22

子宫内出现黄体是啥情况

子宫里一般无黄体,黄体通常在卵巢内形成。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出血,随后转变为黄体。在每个月经周期,卵泡排出卵子后,剩余部分在促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若卵子受精,黄体会成为妊娠黄体支持早期妊娠;若未受精,黄体约9 - 10天开始退化。黄体对女性生理周期和妊娠很重要,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月经和生育。

名医问答 2025-03-22

隆鼻半年后鼻头硬该如何处理

隆鼻后半年鼻头硬不一定正常,原因可能有瘢痕增生、假体移位、感染、排异反应、组织修复等。解决方式包括调整饮食、做好局部护理、热敷、涂抹祛疤膏、激光治疗、注射糖皮质激素,严重时手术修复。不同治疗方法各有特点和风险。隆鼻后需谨慎处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异常时及时就医,治疗方案应遵专业医生指导。

名医问答 2025-03-2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