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瘢痕子宫发生破裂的概率是多少

我头胎剖宫产有瘢痕子宫,现在怀二胎,担心子宫破裂,想知道发生破裂的概率是多少?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二胎瘢痕子宫破裂的几率在 0.2% - 1.5%。 瘢痕子宫是指子宫上有手术瘢痕,常见于剖宫产术后。二胎瘢痕子宫破裂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若第一次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且两次分娩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建议间隔 18 - 24 个月以上),子宫瘢痕处肌层恢复较好,破裂几率相对较低。反之,若间隔时间短、存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破裂风险会增加。此外,孕期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也会使破裂几率上升。当孕妇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瘢痕子宫孕妇孕期要严格产检,通过超声监测子宫瘢痕厚度。分娩方式需医生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评估,若具备阴道试产条件可尝试,但试产过程中需严密监测。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到撞击。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试管婴儿生双胞胎几率是否较大

试管婴儿生双胞胎几率相对自然受孕大,自然受孕双胞胎几率约 1% - 2%,试管婴儿达 20% - 30%。这是因移植 2 - 3 个胚胎提高受孕率,多个胚胎成功着床易成双胞胎。不过,胚胎着床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能成双胞胎。且双胞胎妊娠属高危,母婴并发症风险增加。不建议单纯为生双胞胎选此技术,应综合考量自身情况,遵医嘱确保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激光结痂周边一圈发红原因及解决办法

激光结痂周围一圈发红一般是正常炎症反应,通常不复发,但护理不当等可能异常发红。其形成原因包括炎症反应、护理不当、个体差异。治疗方法有保持清洁、避免日晒、涂抹保湿护肤品、红蓝光照射、强脉冲光治疗等。激光治疗后要做好伤口护理、防晒,注意饮食。若发红异常,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2

试管婴儿黄体酮要打到第几周

试管婴儿黄体酮一般需打到怀孕10 - 12周。因促排卵药物及取卵操作影响黄体功能,早期胎盘未形成,需额外补充。到10 - 12周胎盘发育成熟可分泌足够孕激素,可逐渐停药。但具体停药时间依孕妇个体情况由医生定,用药中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补充黄体酮要遵医嘱,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

名医问答 2025-03-12

人授与自然怀孕的几率各是多少

人工授精每个周期怀孕几率约10%-20%,年轻健康夫妻自然怀孕每月几率约20%-25%。二者怀孕几率均受年龄等因素影响,年轻、身体状况好的人群几率更高,反之则低。若尝试自然怀孕一年未成功或人工授精多次失败,应及时就医。备孕时夫妻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女性提前补叶酸,保持良好心态,利于提高受孕几率。

名医问答 2025-03-12

瘦脸针引发脸颊凹陷皮肤松弛是否可恢复

瘦脸针导致的脸颊凹陷、皮肤松弛大多可恢复,受多因素影响。药物有3 - 6个月时效性,代谢后咬肌恢复,凹陷和松弛会缓解。注射剂量大,恢复难、时间长;个人代谢快,恢复时间短;做好皮肤护理利于恢复。若长时间未恢复,可考虑玻尿酸填充、射频治疗等医美手段。总体而言,多数人可自行好转,必要时借助医美,均需专业指导。

名医问答 2025-03-12

试管后自然受孕的情况多不多

试管后自然怀孕情况不多见,暂无确切比例数据。做试管的夫妻多有影响自然受孕因素,如女性输卵管堵塞等。不过,试管治疗可调节女性生殖内分泌环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部分女性具备自然受孕条件。若怀孕中出现腹痛、流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患者试管后别放弃希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心态,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几率。

名医问答 2025-03-12

激光点痣后出现变硬凸起状况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激光点痣后变硬凸起不一定正常,可能因痣细胞残留、皮肤修复异常等复发。形成原因包括痣细胞残留、皮肤修复异常、炎症刺激、个人体质和护理不当。治疗方法有保持清洁、避免刺激、涂抹芦荟胶、用祛疤膏,以及多种专业治疗手段。治疗后要注意防晒、保持干燥清洁、调整饮食,出现严重异常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2

试管婴儿出现无胎心情况的几率是多少

试管婴儿无胎心几率在15% - 25%,受多因素影响。胚胎染色体异常约占早期胚胎停育的50% - 60%,母体方面,内分泌失调、子宫环境不佳等也不利于胚胎生长,免疫、感染因素也可能导致。孕妇若有阴道流血、腹痛或血HCG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移植后孕妇要保持良好习惯、按时产检,出现异常积极配合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2

女生长期黑眼圈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女生长期黑眼圈重可能由遗传、熬夜、情绪波动、眼周炎症、化妆品残留等因素引起。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心情舒畅、眼周清洁等改善,若效果不佳,可选择光子嫩肤、射频治疗等医美方式。不同医美方法维持时间不同,且都有一定风险。治疗后需注意保持清洁、避免化妆、做好防晒,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巩固效果。

名医问答 2025-03-12

女性取环最合适的年龄是多少

没有绝对最合适的取环年龄,一般45 - 55岁取环较合适,此时大多临近或已绝经,若不及时取,子宫萎缩可能使节育环嵌入肌层引发问题,且该阶段子宫未严重萎缩,取环相对容易、损伤小。但具体时间要结合月经、身体状况判断。取环前要做妇科检查,取环后休息1 - 2天,保持外阴清洁,2周内禁性生活和盆浴,遵医嘱用抗生素防感染。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后发生意外怀孕的概率是多少

上环是常见避孕方式,但不能 100%避孕,一般上环后意外怀孕几率在 0.1% - 3%。环位置下移、脱落、变形,环的类型、使用年限,女性子宫形态和生理状况等,都会影响避孕效果。若有疑似怀孕症状,应及时就医。上环后要定期复查,性生活不能完全依赖环,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到期及时换环,保障避孕效果。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后是否会增加患妇科病的几率

一般来说,上环后妇科病不一定增多。多数女性上环后无此问题,但少数人因操作不规范,细菌入宫腔可引发盆腔炎;节育环刺激子宫内膜会致阴道出血、月经改变;部分人对材质过敏有瘙痒、分泌物异常等反应。上环后若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此外,需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检查,不适及时咨询医生遵医嘱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几年后取出节育环最合适

上环后5 - 15年取环通常较合适,具体取决于节育环类型。含铜T形宫内节育器用5 - 7年,母体乐用5 - 8年,宫铜用10 - 15年,到使用年限避孕效果或降低,还可能移位、嵌顿,应及时取环。若有不适症状,需医生判断是否提前取。取环后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有异常及时就医,如需再避孕要选合适方法。

名医问答 2025-03-12

取环的速度是否快

取环速度快慢不一,快则几分钟,慢则半小时甚至更久。其受多种因素影响,节育环位置正常、无嵌顿粘连且医生操作熟练时,取环顺利、时间短;若节育环移位、嵌顿或绝经后子宫萎缩,取环难度增加、时间延长。取环中若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取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性生活等,有不适症状需就医,如需避孕要采取其他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几年后需要取出

不同类型节育环取出时间不同,金属单环可放10 - 20年,硅橡胶带钢V型环5 - 7年,铜套T型环10 - 15年。因材质和工艺差异,各类型环使用年限有别,超期不取出可能移位、嵌顿,引发腹痛、出血等。绝经女性应在绝经半年到1年内取环。取环前后要做好检查、注意休息和卫生,定期复查,以保障避孕效果和身体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几年后取节育环最为适宜

上环后5 - 20年取环较合适,具体因节育环类型而异。如不锈钢金属环可放20年左右,硅橡胶V型环7 - 10年,铜套T型环10 - 15年,到规定年限应及时取出。此外,出现不适症状或有生育需求也需取环。取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若出血量大等要及时复诊,有生育计划宜取环3 - 6个月后再怀孕。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最长能放置多少年

上环即放置宫内节育器,不同类型放置时间在5 - 20年。常用的含铜宫内节育器中,T铜可放5 - 7年、母体乐5 - 8年,含药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放5年,不锈钢金属单环约20年。放置时间长可能移位、嵌顿,影响避孕并引发症状。放置后要定期复查,到使用年限及时更换,有不适尽快就医,保障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产后几个月放置节育环最佳

产后没有最佳上环时间。顺产女性产后3 - 6个月上环合适,3个月时子宫基本恢复,刺激小且能早避孕,超6个月易意外怀孕;剖宫产女性6 - 12个月为宜,6个月后子宫切口基本愈合,可降低穿孔风险。上环前要做妇科检查,上环后需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等。若有异常,如腹痛、出血、月经异常等,要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后出现变瘦情况的多不多

一般上环后变瘦情况少见。上环是常见避孕方式,本身不直接影响与体重相关的生理过程,多数女性上环后体重无明显变化。少数女性上环后有不适反应,可能短期影响食欲致体重下降,但属个例。若体重明显下降且伴有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上环后要注意休息、卫生,定期复查,确保节育器正常发挥避孕作用。

名医问答 2025-03-12

上环后通常几年要取环

上环后取环时间因环的类型而异,通常在5 - 20年。如含铜T形、V形及母体乐可放5 - 8年,宫铜可放10 - 20年,时间久了环可能移位等影响避孕或引发妇科问题。若有腹痛等不适,需及时就医看是否提前取环。上环后要定期复查,绝经1年内建议取环。取环后注意休息、清洁,两周内避免性生活等,还需遵医嘱用抗生素。

名医问答 2025-03-1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