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蒲公英是否会引发流产

我怀孕了,听说蒲公英能吃,可又怕吃了会流产,吃蒲公英是否会引发流产呢?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正常食用蒲公英不会导致流产,但过量食用或孕妇体质特殊时可能有流产风险。蒲公英有药用价值,有一定寒性,食用情况、孕妇体质及食用量等都会影响是否导致流产。 1. 正常情况:蒲公英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正常少量食用能补充营养,不会导致流产。 2. 寒性影响:蒲公英性寒,孕妇肠胃功能相对弱,大量食用可能刺激肠胃,引起腹痛、腹泻,增加流产风险。 3. 个体差异:不同孕妇体质不同,对食物反应有别。体质虚寒或有流产史的孕妇,食用后流产可能性增加。 4. 过敏情况:若孕妇对蒲公英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影响胎儿,增加流产几率。 虽然正常食用蒲公英通常不会导致流产,但孕妇食用时要谨慎。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决定是否食用,且要控制食用量,避免大量食用。若食用后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胎儿头部有囊肿是否严重

胎儿头上有囊肿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需依囊肿性质、大小、位置、发展情况及其他因素判断。生理性、小的、非关键区域且稳定或缩小的囊肿通常不严重;病理性、大的、位于重要部位且持续增大的囊肿可能较严重。此外,还需结合孕妇年龄、家族病史等综合判断。孕妇应遵医嘱产检,医生会给出专业方案保障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吃药期间同房会不会怀孕

吃药期间同房是否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药物种类方面,避孕药降低怀孕几率但非百分百有效,抗生素等通常影响不大;服用时间上,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高,规律正确服用避孕药避孕成功率高;个人生理状况中,女性排卵受情绪等影响,额外排卵时即便吃药也可能怀孕。总之,不能认为吃药就不会怀孕,不想怀孕应采取可靠措施,备孕则需提前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吃药期间进行同房会不会怀孕

吃药期间同房是否怀孕取决于多种因素。规律服用短效避孕药时,正确使用避孕有效率高,怀孕可能性小。服用感冒药、抗生素等非避孕药,且处于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较高。月经不规律的女性,排卵时间不确定,即便不在通常排卵期,也有怀孕风险。总之,吃药期间同房有怀孕可能,不想怀孕要采取可靠措施,出现月经推迟等应及时检测。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吃药时同房会不会怀孕

吃药期间同房是否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药物种类方面,短效避孕药规律服用时怀孕几率低,部分无避孕作用的药物则有怀孕可能;个人生理状态中,排卵规律、生殖功能正常者即便吃药也可能怀孕;同房时间上,排卵期怀孕几率高,安全期相对较低。因此,不能单纯依据吃药判断是否怀孕,不想怀孕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有疑虑可检查确认。

名医问答 2025-03-01

停经一周做B超能不能查出怀孕

停经一周做B超不一定能查出怀孕,受排卵时间、着床时间及检查方式等因素影响。排卵和着床较早时可能查出,较晚则可能查不出。排卵提前、着床早,子宫内妊娠组织发育快,B超易发现;排卵延迟、着床晚则难发现。经阴道B超比经腹部B超更易发现早期妊娠。若B超未发现妊娠迹象,不能排除怀孕,可结合血检确认,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同房后服用药物仍会怀孕吗

同房后吃了药仍可能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服药时间上,紧急避孕药超规定时间服用,怀孕几率增加;药物种类方面,不同药避孕效果有差异,并非百分百避孕;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吸收和反应有别,影响避孕效果;此外,服药后短时间呕吐也可能致避孕失败。因此,不能排除怀孕可能,有疑似症状要及时检查,且不建议常服紧急避孕药。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同房后服用药物是否会怀孕

同房后吃药仍可能怀孕,怀孕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服药时间方面,紧急避孕药需在72小时内越早服用越好,超有效时间失败可能性增加;药物种类上,不同药避孕效果有别,如左炔诺孕酮片成功率约85%,米非司酮片约80%;个人体质差异会使部分人对药不敏感;服药后两小时内呕吐也影响效果。总之,吃药不排除怀孕,有疑似症状应及时检测。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同房后服了药会不会怀孕

同房后吃了药仍有怀孕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服药时间上,紧急避孕药超72小时服用效果差;药物种类不同,成功率有差异且非100%;个体对药物吸收代谢能力不同,会影响药效;服药后短时间呕吐、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或患某些疾病,也会影响避孕效果。总之,吃药不一定能完全避孕,有疑似怀孕症状要及时检测,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同房后服药是否会怀孕

同房后吃了药仍可能怀孕,紧急避孕药有效率并非 100%,受多种因素影响。用药时间方面,需在同房 72 小时内服用,越晚效果越差;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吸收代谢有别,不敏感者怀孕风险增加;药物种类不同,避孕成功率有差异;此外,服药前后饮食及同时服药也可能影响效果。总之,吃药不能完全避孕,有症状应及时检测。

名医问答 2025-03-01

胎儿偏小有无必要做羊水穿刺

胎儿偏小不一定需做羊水穿刺,是否做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怀疑染色体异常,如唐筛、无创DNA筛查高风险时可做羊水穿刺确诊;某些先天性疾病致胎儿偏小时,该检查有助于检测致病基因。但若是孕妇营养不足,可调整饮食改善;孕周计算错误且实际胎儿与正确孕周相符,也无需做。总之,是否做羊水穿刺需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3-01

胎盘低会不会容易出血

胎盘低较易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且不同孕期风险、出血严重程度有差异。胎盘下缘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形成等易致出血;剧烈运动、腹部受撞击等会增加出血风险。孕早、中期出血概率相对高,晚期部分胎盘上移但仍可能出血。出血程度不一,少量仅见血性分泌物,大量则危及母儿生命。孕妇应注意并及时就医,保障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01

胎盘低会更易出血吗

胎盘低置更易出血。胎盘边缘与子宫下段附着处薄弱,孕周增加使两者错位分离可致出血;其靠近宫颈内口,日常活动、增加腹压动作易引发胎盘与子宫壁错位出血;孕晚期子宫生理性收缩也会增加出血风险。孕妇胎盘低置要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多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定期产检,有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小腹胀痛是否能用药

怀孕时小腹胀痛不一定能用药,要先明确原因。生理性原因如子宫增大、韧带牵拉,疼痛轻微,一般不用药,多休息、左侧卧位可缓解。病理性原因如先兆流产、宫外孕、肠胃疾病等,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指导是否用药,且孕妇用药有严格限制。孕期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方案。总之,不能盲目用药,要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期小腹胀痛是否可用药

怀孕时小腹胀痛能否用药需依具体原因判断。生理性胀痛多因子宫增大牵拉圆韧带,疼痛轻、时间短,无需用药,休息可缓解;病理性胀痛由先兆流产、宫外孕等疾病引发,需及时就医,是否用药及药物选择要遵医嘱,充分考虑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孕期用药需谨慎,不可自行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小腹胀痛是否可以用药

怀孕时小腹胀痛不一定能用药,要依具体原因判断。生理性胀痛多因子宫增大、圆韧带被牵拉,一般休息、调整姿势可缓解,无需用药;病理性胀痛由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引起,不可自行用药。孕妇出现小腹胀痛应及时就医检查,若需用药要严格遵医嘱。此外,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与饮食习惯,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时小腹胀痛可不可以用药

怀孕时小腹胀痛不一定能用药,要先明确原因。生理性胀痛因子宫增大、韧带被牵拉,无需用药,注意休息可缓解。病理性胀痛如先兆流产可遵医嘱用保胎药;宫外孕通常需手术;肠胃炎可先调整饮食、补液,严重时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总之,怀孕小腹胀痛不能盲目用药,应针对不同情况处理,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得了尖锐湿疣能否要孩子

怀孕患尖锐湿疣孩子能不能要需综合判断。病情较轻、治疗得当可保留孩子,严重时则需谨慎。判断要关注多方面:病情程度上,疣体小而少影响小,大而多则可能影响孩子;治疗方式受限,物理治疗有风险,药物治疗或影响胎儿;产道有疣体建议剖宫产;要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分娩时有母婴传播风险。总之,需综合多因素,孕妇应及时就医制定合适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得了尖锐湿疣还能要孩子吗

怀孕患尖锐湿疣孩子能否要需综合判断。疣体小、数量少且未阻塞产道,通常可继续妊娠;若疣体大、数量多或阻塞产道则需谨慎。还需考虑治疗影响,要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式;评估感染风险;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因其可能因激素变化加重。孕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具体情况给出建议,最终要权衡利弊做合适决策,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得了尖锐湿疣孩子能不能要

怀孕患尖锐湿疣孩子能否要需综合判断。若疣体小、位置不影响分娩,孕妇和胎儿状况好,可继续妊娠,产后治疗;若疣体大或位置特殊,可能阻塞产道、增加风险,需谨慎;虽一般不通过胎盘传染胎儿,但分娩时经产道有感染可能;病情严重威胁孕妇健康则可能不宜继续妊娠。建议孕妇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能不能去看电影

怀孕后能否看电影需依孕期和个人情况而定。孕中期(13 - 28周)胎儿稳定、孕妇负担小,身体允许时可看电影放松。孕早期(前12周)胚胎着床不稳,影院易感染,不建议去;孕晚期(28周后)孕妇行动不便,久坐及音效或影响孕妇和胎儿,也不适合。此外,影院环境封闭易传播病菌,孕妇要防护,且应避免看恐怖刺激影片。总之,孕中期可适当观影,早晚期需谨慎。

名医问答 2025-03-0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