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避孕药会不会长胖

最近想通过吃避孕药避孕,但担心会变胖,想问下吃避孕药到底会不会长胖?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吃避孕药不一定会长胖。避孕药分短效、长效和紧急避孕药,不同类型对体重影响不同。短效避孕药激素含量低,对体重影响小;长效和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可能影响代谢致体重增加,但也因个人体质而异,有的人不会受影响。 1. 短效避孕药:激素含量相对较低,正常使用时,一般不会对人体代谢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大部分人服用后体重不会有明显变化。 2. 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水钠代谢,使身体出现轻微水肿,从而导致体重有所上升。 3. 紧急避孕药:同样激素剂量大,频繁使用可能干扰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进而引起体重增加。 4.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即使服用同一种避孕药,有的人可能长胖,有的人则不受影响。 5. 生活方式:若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且缺乏运动,也会增加长胖几率。 吃避孕药是否长胖不能一概而论,与药物类型、个人体质和生活方式等有关。短效避孕药通常对体重影响小,长效和紧急避孕药有长胖风险,但个体反应有差异。服药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长胖可能性。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断奶7个月仍有奶水是否正常

断奶7个月还有奶水不一定正常,原因多样。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因泌乳素未完全恢复,量少且无不适可观察;也可能是乳腺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症,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还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像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激素水平;某些药物副作用也会导致。情况复杂,有异常或奶水持续不消失,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2-27

普通B超能否检测出多囊

多囊一般指多囊卵巢综合征,正常B超有可能看出该病,但不能仅靠它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和症状判断。若卵巢呈典型多囊样改变,如体积增大、边缘有多个小卵泡呈串珠样排列,B超可观察到提供依据;但B超只能看形态,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性激素六项等检查。B超检查有一定价值,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平时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27

普通B超能不能查出多囊

多囊一般指多囊卵巢综合征,正常B超有可能看出该病,但不能仅靠它确诊,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和症状。若卵巢呈多囊样改变,B超可显示卵巢体积增大、有多个小卵泡呈车轮状排列,为诊断提供依据;部分患者有内分泌异常但卵巢形态无明显改变,B超可能正常,且正常女性也可能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总之,B超重要但非唯一标准,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7

吃黄体酮期间能不能吃叶酸

一般吃黄体酮时能吃叶酸。从药理看,黄体酮是天然孕激素,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作用机制不同且无药物相互作用,不影响彼此药效;临床中,孕早期黄体功能不足需补黄体酮,同时为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要补叶酸,常同时开具;安全性上,正常剂量同服通常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但因个体差异,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遵医嘱确定用法用量。

名医问答 2025-02-27

有优势卵泡是不是多囊

优势卵泡指超声图像上直径达10毫米以上、月经周期中能发育成熟并排卵的卵泡。有优势卵泡不一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正常女性每个月经周期有一个优势卵泡属生理现象;多囊患者多难以发育出优势卵泡,但少数也会偶尔出现;此外,内分泌失调、药物等也会影响。判断多囊需结合症状及性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7

有优势卵泡是否意味着患有多囊

优势卵泡指超声图像上直径超10mm,会发育至18 - 25mm并排卵的卵泡。有优势卵泡不一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需结合其他情况判断。若月经规律、能正常排卵且无相关症状,仅发现优势卵泡,通常非多囊;若有月经不调等症状,卵巢有多个小卵泡且激素异常,即便有优势卵泡也可能是多囊。诊断较复杂,怀疑患病应及时全面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2-27

胎儿脐带始终未绕颈是否正常

胎儿脐带一直未绕颈通常是正常现象。脐带绕颈与胎儿活动、脐带长度等有关,并非必然发生。很多胎儿整个孕期都不绕颈,表明其活动规律、宫内环境稳定。这能减少胎儿缺氧、窒息等风险,利于正常发育。不过,即便未绕颈,孕期仍要定期产检,关注胎心、胎动等,因为仍可能有其他影响胎儿健康的因素。

名医问答 2025-02-27

有优势卵泡能否判定为多囊

优势卵泡在超声图像上直径达 10 毫米及以上,排卵前为 18 - 25 毫米。有优势卵泡不一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正常女性每个月经周期有一个优势卵泡成熟排卵属正常;多囊患者卵巢内可能有优势卵泡,但诊断不能仅依据此,还需结合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表现及卵巢多囊样改变等。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全面检查,由医生准确诊断并采取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27

孕期子宫前壁厚度0.6正常吗

孕期子宫前壁厚度0.6厘米是否正常取决于孕周。孕早期可能正常,孕晚期正常厚度应为1 - 2厘米,0.6厘米则偏薄。子宫前壁过薄临近分娩时易致子宫破裂,危及母婴生命。若厚度偏薄,需定期产检,通过超声等监测变化。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减少活动、提前住院或提前终止妊娠。孕妇应重视产检,保障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27

腹腔镜是否属于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通常为微创手术,有诸多优势。它创口小,仅需在腹部开几个0.5 - 1厘米的小孔,对腹壁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对腹腔干扰小,医生操作精准,能降低术后粘连等并发症几率。不过,它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和患者,复杂病情可能需传统手术。患者应在医生评估下选合适术式。

名医问答 2025-02-27

吃避孕药能不能调节月经

吃避孕药对月经的调节效果不一。短效口服避孕药含低剂量雌孕激素,规律服用可抑制排卵,调节激素,治疗部分月经不调;而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会干扰内分泌,导致月经紊乱。且不同人对避孕药反应有差异,并非所有月经问题都适合用避孕药调节。因此,出现月经问题应先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27

吃避孕药可以调节月经吗

吃避孕药对月经的影响因类型而异。短效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规律服用可抑制排卵,调节经期、减少经量、缓解痛经,但需遵医嘱。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会干扰内分泌,导致月经失调,仅为事后补救。此外,个体对避孕药反应有差异。因此,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服药时关注月经变化,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7

吃避孕药是否会造成月经推迟

吃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推迟,因它会影响激素水平,打破女性自身激素平衡。不同类型避孕药影响有别,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影响大;短效避孕药相对规律,但也可能致月经推迟。个体对药反应不同,内分泌调节能力强的受影响小,敏感者月经推迟明显。此外,压力、疾病等也会影响月经。若月经推迟异常,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7

吃避孕药是否会致使月经推迟

吃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推迟。其含有的激素会干扰内分泌、影响月经周期,不同类型避孕药影响程度有别,短效避孕药相对影响小,紧急避孕药更易致月经推迟。且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有人月经正常,有人推迟。此外,精神压力、环境改变等其他因素也会使月经推迟。所以月经推迟不一定是吃避孕药所致,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7

吃避孕药后出血是否代表怀孕

吃避孕药后出血不一定是怀孕。这可能是撤退性出血,是因避孕药含大量激素,使子宫内膜脱落所致;也可能是月经提前,受药物影响内分泌,改变了月经周期。而怀孕后大多不会有明显出血,孕期出血可能是异常情况。判断是否怀孕不能仅看出血,要结合月经、早孕症状及检测结果。若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7

肠溶阿司匹林片是否可长期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片能否长期服用需综合考量。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梗、脑梗发病风险。但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胃肠道,增加出血风险。有严重胃肠病、凝血障碍、药物过敏者等不适合。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状况权衡预防疾病与不良反应的利弊,定期检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名医问答 2025-02-27

肠溶阿司匹林片可不可以长期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片能否长期服用因情况而异。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者,遵医嘱长期服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无用药指征者长期服用可能有害。不过,长期服用有出血、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严重胃肠病、凝血障碍、药物过敏者不宜。服用时需定期监测指标,不适随诊。决策时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名医问答 2025-02-27

例假期间可以推背吗

女性生理期能否推背需依个人情况而定。若生理期无明显不适、月经量正常,适度轻柔推背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背部肌肉紧张;但月经量较多时推背可能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严重痛经、身体虚弱等情况推背或加重不适。生理期女性身体敏感脆弱,推背要选正规机构和专业人员,不适即停,有明显不适建议先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2-27

例假期间是否可以推背

女性月经期间能否推背取决于个人身体状况。一般不建议月经量较大者推背,因为推背促进血液循环,会使月经量更多、经期延长,增加失血和贫血风险。而月经量少、痛经、经血不畅者,在专业人员操作下适当推背,可促进经血排出、缓解不适。经期推背要选正规机构和专业人员,有不适立即停止,同时注意保暖和休息。

名医问答 2025-02-27

例假期间可不可以推背

女性月经期间能否推背需依个人身体状况判断。月经量多者,推背可能使经量进一步增多、经期延长;体质虚弱易头晕乏力者,推背或加重不适,均不建议推背。而月经量少且无明显不适者,在专业人员轻柔操作下适当推背,可舒缓肌肉、促进循环、缓解疲劳。推背要注意力度和时间,若有异常需停并就医,还要注意保暖。

名医问答 2025-02-2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