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中的“小点”和“大点”是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类方式,主要区别如下:
一、定义与分类
-
小点
-
通常指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二级医院,规模较小,服务范围以常见病、慢性病管理为主。
-
部分城市(如广州)将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合并视作1家小点。
-
-
大点
- 指较大规模医疗机构,如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等,具备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适合处理复杂疾病和手术。
二、报销政策差异
-
报销比例
-
小点 :门诊统筹报销比例较高(如80%),适合日常诊疗。
-
大点 :未经小点转诊直接就医报销比例较低(如45%),但经小点转诊后可提高至55%。
-
-
费用限制
- 小点通常无年度报销额度限制,大点需注意年度报销上限(如广州在职职工约8600元)。
三、使用建议
-
优先小点 :日常门诊、慢病管理建议优先选择小点,费用更低且更便捷。
-
大点转诊 :若需复杂治疗,可先在小点就诊后转诊至大点,享受更高报销比例。
-
中医选点 :新增中医定点后,可直接选择中医机构作为大点,享受中西医结合的报销待遇。
四、政策调整
广州医保自2022年12月起调整政策,职工医保参保人可选择3家定点机构(1小点+1大点+1中医点),无需先小点后大点,且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可统一视作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