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伤口出现肿胀,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尽快就医。如果伤口较深或咬伤部位靠近头部、颈部等高风险区域,应优先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因为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无有效治疗手段。
紧急处理措施
- 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去除污物和狂犬病毒。
- 消毒与止血:用碘酒或酒精棉球消毒伤口,防止感染;如有出血,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迫止血。
- 就医评估: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或犬伤门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评估是否需要缝合,并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疫苗。
接种狂犬疫苗的必要性
- 狂犬病病毒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可能长达数年,因此即使伤口暂时未出现明显症状,仍需接种疫苗。
- 国内多采用5针疫苗方案,分别在咬伤后的0、3、7、14和28天接种。
- 如果咬伤属于III级暴露(如伤口深、出血明显),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中和体内病毒。
总结与提示
被野狗咬伤后,无论伤口是否肿胀,都应尽快清洗伤口并就医。狂犬疫苗的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应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接种。如需进一步了解狂犬病防控知识,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