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天气中耳炎发作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类型(急性/慢性),急性期以抗生素为主(如头孢类、罗红霉素),配合滴耳液局部消炎;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手术干预。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擤鼻用力是关键护理措施,同时热敷可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综合治疗。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细菌性中耳炎需口服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疗程通常7-10天。
- 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可局部抗感染,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
- 止痛退热:耳痛剧烈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需注意剂量。
-
日常护理
- 防水防寒:洗澡时用耳塞或棉球阻隔水汽,外出戴耳罩避免冷风刺激。
- 正确擤鼻:单侧轻擤,避免压力经咽鼓管波及中耳。
- 热敷按摩:温毛巾敷耳周15分钟,每日3次,促进血液循环。
-
手术与物理治疗
- 鼓膜切开术:积液严重时引流脓液,缓解压力。
- 耳管置入:慢性患者平衡中耳气压,减少复发。
- 激光/微波疗法:辅助消炎,加速恢复。
-
预防与复诊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 定期复查:术后或慢性患者需跟踪听力及恢复情况。
湿冷季节中耳炎易复发,早诊早治是关键。若出现耳闷、流脓或发热,应立即就医,避免拖延导致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