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柯基挠伤后若出现身体发热,需立即区分发热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伤口红肿化脓,可能为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需结合伤口处理与退热治疗;若发热由狂犬疫苗注射引起,通常为短暂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以下是具体应对方案:
-
伤口紧急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后以碘伏消毒。即使伤口轻微,也建议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 -
发热分级应对
- 低热(37.3℃-38.5℃):用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浴加重不适。
- 高热(38.5℃以上):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儿童需遵医嘱),避免叠加使用多种退热药。
-
感染迹象识别
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伤口出现红肿、渗液、跳痛,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就医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并评估是否需破伤风干预。 -
疫苗相关发热管理
接种狂犬疫苗后1-2天内低热属正常反应,保持充足饮水与休息即可。若体温持续超过39℃或伴随皮疹、呕吐,需排查过敏反应并及时复诊。
关键提示:柯基抓伤后发热不可忽视潜在感染风险,尤其未接种疫苗的宠物可能携带病原体。无论发热程度如何,均建议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并监测伤口愈合情况。